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7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64篇
工人农民   51篇
世界政治   1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0篇
法律   1528篇
中国共产党   1624篇
中国政治   2054篇
政治理论   575篇
综合类   99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964篇
  2013年   572篇
  2012年   484篇
  2011年   509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求知》2005,(9):43-44
“能源之星”是美国政府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商品节能标识体系,如今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符合节能标准的商品大都贴“能源之星”的标识。“能源之星”最早只是用于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后来逐步推广到家用电器。“能源之星”标识是颁发给产品耗电量比最低耗电量标准还要低的高效产品的。事实证明,美国政府采取的这种“能源之星”标识措施,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提高了消费者及厂商的能效观念,  相似文献   
22.
"公私共分罚款之诉"是《美国反欺骗政府法》规定的一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该诉讼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相关人在胜诉后,可以和政府共分被告人向政府缴纳的罚款,以此鼓励个人揭露与政府有交易关系的公司、企业诈骗联邦政府资金的行为,并以诉讼的方式挽回联邦政府所受到的巨额资金损失。"公私共分罚款之诉"以给原告物质鼓励的形式推动个人在公益执法中发挥有效作用,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公益执法途径。  相似文献   
23.
税收之债的消灭时效是税收债权消灭的重要原因,对于督促税收债权人及时行使债权、保护纳税人权利、建构稳定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税收债权的消灭时效包括确定时效和征收时效两类,其内容涉及时效的性质、期间长度、期间起算、中断和中止、期间届满的法律效果等问题。我国税法对税收债权的消灭时效制度规定很不健全,应当借鉴他国立法例和国际经验,通过制定税收通则法等途径尽快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4.
陈锐 《特区法坛》2005,(1):55-55
清代爱国名将,民族英雄,两广总督林则徐为官时,写下了一首著名诗——《观操守》。诗曰: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镇定在震惊时。防欲如挽逆水行舟,才歇力,便下流;从善如缘无枝之木,才住脚,使下坠。  相似文献   
25.
随着“四五”普法依治理工作总结考核验收的结束。“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即将启动.如何在“五五”普法依法治理的启动之年开好局、迈好步?最近.我有机会参加省依法治省办公室组织的对省直部门的“四五”普法依法治理考核验收工作。使我感受到了“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带来了人们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面貌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6.
(上接本文第一部分《原文及注、译、按》之79,载本刊2005年第5期)80.达巷党人日:“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注“达巷党”:“巷党”即里巷,(《译注》第93页)“达”是里巷的名称。“执”,从事(于)。译达巷党有人说  相似文献   
27.
公域之治中的软法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信息化、民主化与法治化的发展,公共治理的兴起,公域之治中的软法规则越来越多,越来越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软法是指遵循共同的法律价值,制定或认可主体多元化且不依赖国家强制力实施,但具有一定事实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软法对现实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当下还存在大量的非理性的软法现象,对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构成很大的威胁。必须以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为目标,“认真对待软法”,不断完善软法。为此,当前首先是要转变法律观念,把软法纳入法学的研究视野。软法必须受制于宪政精神与法治原则,实现软法生成与实施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软法应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相似文献   
28.
钟岷源 《南风窗》2007,(18):58-61
张艳璇,福建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其研究培育的"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害螨防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待遇。  相似文献   
29.
中华民族传统治国方略是礼法兼治,也就是把以礼治国与以法治国结合起来;其集中形式是德刑并用,也就是把以德化民与以刑齐民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治国方略——法德兼治,是对传统治国方略的超越。  相似文献   
30.
美国法院在审理商标淡化法案件时各自为阵,有的法院倾向于实际淡化原则,有的法院热衷于淡化之虞原则,结果迥异.商标淡化理论的这种不确定性,让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陷入困境.驰名商标应当得到与其属性相当的反淡化保护.分清不同原则各自的适用范围才是走出困境的应然之举.固有显著性商标的淡化宜适用淡化之虞原则;获得显著性商标的淡化则宜以适用实际淡化原则为主,兼及淡化之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