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4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12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15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6篇
法律   3168篇
中国共产党   840篇
中国政治   2193篇
政治理论   465篇
综合类   119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391篇
  2014年   718篇
  2013年   464篇
  2012年   623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482篇
  2009年   610篇
  2008年   550篇
  2007年   486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459篇
  2004年   651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陈泰伍 《海南人大》2006,(12):31-31,39
一、提高认识,大胆探索,正确、充分行使决定权,为实现海南经济和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讨论和决定重大事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形式。这一职权的行使,充分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也充分反映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精神。缺失了这项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不完整的,国家和地方的政治生活就是不健全的,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实际操作实践中,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大胆探索,充分、正确地行使重…  相似文献   
72.
全国检察长会议从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提出了“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的任务。法律监督能力总体来讲,就是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本领。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必须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履行检察职能、强化自身监督、加强检务保障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73.
《江西政报》2006,(17):4-8
第一条 为保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74.
修改后的宪法确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从修宪的背景、修宪的精神以及立法机关的解释可以解读出 ,该原则强调人权的个体性、非工具性和非功利性。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具有极强的功利性 ,对权利保障的规定具有浓厚的工具色彩。因此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 ,应当以修宪所确立的人权保障内涵和要求为检视标准 ,重新界定刑事诉讼法的目的 ,确立或修改相关的诉讼原则、制度和规则。  相似文献   
75.
76.
在一些地方报刊和网站上,常常见到有“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的提法。这种提法没有法律依据。《宪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组织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中选举主任、副主任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中选举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和…  相似文献   
77.
在“人民主权”理论成功解释“制宪权”问题的背后,却暗含着宪法权威之上还存在更大权威的内在逻辑紧张与悖论。为此,有必要解读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思想传统,谋求新的视角来获得理论补救。在从“道德宪法”到“政治宪法”的分析过程中,个人财产权的保护和国家税权的控制一并进入到了宪法的视角,并成为“自由法治国”的重大理论课题。因此,必须以“财产权—限制财产权—限制限制财产权”为主线,超越民主程序的局限,谋求税权的宪法规制。  相似文献   
78.
梁丽 《经济与法》2002,(10):19-20
法官是行使司法权的主体,但凡采取司法独立的国家,都把保障法官的独立作为其制度的核心和基石。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本质要求,为许多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所确认。  相似文献   
79.
关于罪刑法定的再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现代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罪刑法定价值的不容置疑使其赢得了太多的美誉。但当我们从法律解释的角度对其在实践中的命运进行考察时,我们发现,由于法律的不确定性,罪刑法定并不是对适用法律的具体的、直接的指导,它的意义主要的是体现在观念的层面。我们的任务,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法律确定性的程度来满足罪刑法定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80.
贾亚莉 《理论导刊》2005,(10):38-40
科学技术促进了宪法和宪法学的产生与发展,也对宪法(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宪法(学)一方面要给科学研究提供支持与保障,另一方面也应对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进行限制和调控。现代科技发展应回归到宪法的价值体系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