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266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庭审答辩是公诉人在庭审过程中,针对辩方的辩解和法庭调查中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辩论行为。在庭审中,公诉人已经通过法庭举证、质证、综合分析证据,证实了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此时公诉人若能对辩方的狡辩进行强有力驳斥,一定会取得更佳庭审效果。如何提高庭审中公诉人答辩水平,取得最好庭审效果,是公诉人不断探索的问题。笔者从运用逻辑基本规律的角度,浅谈几种答辩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2.
《政法学刊》2017,(3):97-103
从鉴定意见的鉴定制度、审查技巧对其证据力与证明力讨论,是一种外部性审查,不能根治鉴定意见证据力与证明力判断的难题。通过对鉴定意见可质证性个性特征的发现与赋予,提供鉴定意见实质审查的钥匙。可质证性要求鉴定意见可观察、可验证,使鉴定意见对鉴定人的鉴定条件、鉴定过程、判断标准、判断过程表明,为鉴定意见的证伪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43.
本刊讯     
以《中国司法鉴定》为平台,由司鉴所与上海律协法工委联合组织的"质证与鉴定沙龙"于5月18日首次在浦东举行,来自浦东地区的60余名律师参加了这次沙龙活动。司鉴所副所长朱广友研究员发表了《科学证据的基本特征》的主题演讲,从理论的适用性、错误的  相似文献   
44.
本文指出鉴定意见作为鉴定人提供的科学证据,具有很强的专门性,因此有必要聘请专家辅助人协助进行法庭质证。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从质证的基本原则、模式、主体、对象、内容、程序这几个方面对构建和完善我国行政诉讼质证制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6.
新刑诉法在2013年1月1日生效后,“庭前会议”从纸面走到现实。这期封面的“前”字就指“庭前会议”成为中国司法审判制度的一部分。刘志军案因为被告人是铁道部长。高官受审.引起轰动是必然的。此案庭审只进行了三个半小时。之前的庭前会议却开了一天。  相似文献   
47.
当前刑事审判中的认证,已成为贯彻执行刑诉法中遇到的热点问题。为了正确把握庭审中的认证。本文针对法定调查阶段,即时表态确认证据的作法,是对当庭认证的曲解,是当前庭审中当庭认证的误区,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最后呼吁最高司法机关尽快制定出认证的具体规则和程序,规范审判活动。  相似文献   
48.
刑事质证程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1979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质证程序未作明文规定(但是,刑事质证活动还是存在的)。1997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7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据此,我国法学界不少人士认为现行《刑事诉讼法》是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新增了一道刑事质证程序。刑事质证程序的增设对于贯彻执行刑事诉讼所必须坚持的公开、辩论、直接言词的原则无疑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由于现行《刑…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