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266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任何监督的目的均在于给被监督者施以一种约束力量,以促使被监督者向着监督者指引的方向运行。法律监督就是在解决监督者所要达到的依法状态与被监督者的立法、执法内容或行为是否合乎这种状态的矛盾,从而保证国家的法律能够正确、统一地实施。庭审监督是检察机关作为监督主体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法律不受侵害,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刑诉法规定而对庭审活动的违法情况予以及时纠正,保证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这就是庭审法律监督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2.
蒋利玮 《法学》2005,(2):104-109
当庭宣判与定期宣判相对应 ,是指在言词辩论终结之后经过休庭合议 ,当庭将判决内容向当事人及旁听公众宣示。目前 ,司法界大力宣扬的当庭宣判率有虚报之嫌 ;当庭宣判没有体现审理不间断原则 ;当庭宣判的价值是有限的 ,并不能承载司法界所宣称的众多价值 ;当庭宣判率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度提高。基于以上原因 ,应当去除人为添加在当庭宣判上的价值 ,还之以本来面目。应当对定期宣判的期限作出规范 ,但不能把当庭宣判率作为考核评比法官的指标 ,不宜过分宣扬和攀比当庭宣判率。  相似文献   
73.
品格证据是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中的重要概念。在我国的证据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对品格证据问题虽有提及但不多见。应该明确品格证据的法律地位,通过规定品格证据的内容形式、取证程序、质证规则及采信标准,确立品格证据在少年司法程序中作为法定的定罪量刑证据之一的法律地位。可以先通过颁布相关的司法解释或者出台一些司法操作文件加以界定,选择部分单位进行试点,开展有益尝试,待时机成熟后通过证据法的制定等刑事立法予以规定,以解决目前品格证据的立法欠缺和司法认识模糊的现状。  相似文献   
74.
吴晓娜 《法制与社会》2010,(22):138-138,140
随着我国经济犯罪案件的增长,司法会计鉴定作为认定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经济犯罪的主要证据之一,在案件的侦破、审判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司法会计鉴定与审计不同,所以在刑事案件的办理中,审计报告并不等同也不能替代司法会计鉴定。司法会计鉴定需要经过质证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证据。并且,只有司法机关有权委托司法会计鉴定,不宜由被害人或者犯罪嫌疑人方直接委托司法会计鉴定。  相似文献   
75.
《刑事诉讼法》将"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从而确立了事实认定的主体应为司法工作人员,而非鉴定人。但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的理由却无法真正得到司法人员的回应。鉴定意见的质证有效性不仅有赖于鉴定人出庭接受交叉询问,更需要借助专家辅助人员的专业性意见。鉴定意见的采信必须以法官的心证公开原则为保障。  相似文献   
76.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解读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专家辅助人制度,与两大法系国家的专家证人及技术顾问存在着明显差异,其基本功能在于协助控辩双方质证鉴定意见,因而在庭审中专家辅助人是当事人的助手,表现为诉讼地位的非中立性。为保障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贯彻实施,应当通过法律的进一步细化对专家辅助人的出庭申请、决定以及救济等相关程序加以明确和完善。  相似文献   
77.
据不完全统计,相当数量的冤假错案出自视为“法庭科学”的鉴定意见。实践经验及理论研究表明,错误鉴定主要是由鉴定管理制度不健全、鉴定程序不合理、鉴定标准不科学及司法程序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为了有效地降低错误鉴定的概率,维护公正、权威的司法形象,应根据其成因不断地探索渐进性预防途径,反对某些“跃进式”改革。因此,借鉴相对合理主义基础理论,才是探索司法鉴定改革理想目标的现实思路。  相似文献   
78.
监控类技术侦查证据是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但在具体适用中存在移送规范粗放化、证据出示随意化、质证方式单一化、对监听译文审查不足、违法技侦证据排除困难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立法上的缺失,受技侦证据固有特点和侦查神秘主义的影响.对此,应进一步明确证据的移送和出示规则,保障证据移送的安全保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扩大证据的"原件...  相似文献   
79.
李大平 《证据科学》2009,17(3):316-330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出庭接受质证是法院审查、认定鉴定结论以及克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自身中立性不足和程序不完善等问题的必然要求。鉴定专家出庭接受质证程序要体现交叉询问原则,同时,要引入专家辅助人、专家陪审员制度以构建均衡合理的质证主体结构。质证的内容应该围绕鉴定专家资格.鉴定结论的相关性、科学性、事实材料充分性、证明过程符合逻辑性等来展开。  相似文献   
80.
公益诉讼     
在湿地违规投肥养鱼被判赔偿194万余元近日,由湖北省检察院武汉铁路运输分院提起公诉的“网湖湿地投肥养鱼”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审理。武汉海事法院当庭宣判,支持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判令被告依法赔偿因其违法投肥养鱼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费用194万余元,并在市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