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4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044篇
中国共产党   72篇
中国政治   215篇
政治理论   48篇
综合类   39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罗智勇  冯黔刚 《证据科学》2012,20(2):155-164
刑事审判中,实物证据以其特有的客观性、稳定性和不可替代性特征而对于案件事实的认定发挥着令人更为信服的证实作用,从而显示出实物证据的证明优势。但实物证据在刑事诉讼证明中,也存在其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实物证据的审查,应主要从其客观真实性、证据来源、保管和鉴定过程、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是否全面等方面进行。对于非法实物证据实行有别于言词证据的裁量排除原则,即只有在相关部门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情况下,才对其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32.
10kV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10 Kv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是配电网中故障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类,因此严重影响了配电网以及变电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所以要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有效预防10 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发生.另外,在故障发生之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找和排消除故障,缩小故障对人身以及设备产生的危害,确保电网安全经济、稳定地运行.  相似文献   
33.
尹晓涛 《人民司法》2012,(12):15-17
【裁判要旨】交叉型共同犯罪下应结合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认定毒品数量;人货分离拒不认罪状态下,应严格审查在案证据的证据能力、证明力以及相关的逻辑关系,判断在案证据能否形成证据链,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毒品数量是量刑的重要情节,但不是唯一情节。量刑时,特别是在考虑是否适用死刑时,应当考虑毒品数量、犯罪情节、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以及当地禁毒形势等各种因素,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34.
王萌 《法制与社会》2013,(16):59-60
赵高平案件的曝光,让人们再次反思,为何类似的冤假错案会一而再再而三发生,一场场悲剧的发生,以一次次的纠错赔偿机制启动的喜剧结束,最终却落得个一场场闹剧。迟来的正义非正义,结合赵高平案件,从司法观念转变、公检法三机关的配合与制约角度进行分析,目的在于避免此类冤案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35.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检察工作迎来重要机遇、加快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天津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十三五"时期天津要建设经济发达之都、创新创业之都、绿色宜居之都、魅力人文之都、和谐幸福之都。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明确了今年检察工作的主要任务。天津市检察机关要按照最高检和天津市委的部署,主动担当作为,全面提升水平,为天津建设"五都之城"提供更为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36.
屈指计算,如今距离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死刑,已经18年。现在,呼格吉勒图案终于平反,1996年的原审判决被撤销,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呼格吉勒图无罪。真相大白,沉冤昭雪,公众额手相庆,举国欢呼如潮。冤案的纠正令人欣慰,但却不该过度欢呼,而应沉静下来反思:为什么呼格吉勒图案会  相似文献   
37.
杜豫苏 《法律科学》2013,(6):184-189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审判实践中极少运用,基本处于休眠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非法证据排除的审理程序设计不尽完善。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虽然明确了有关非法证据排除的审理程序,但仍未有明显改观。本文通过抽取某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百件刑事案件为样本,辅之以对法官的问卷调查,以实证研究的进路检视法律设计困境,提出从确立衡平裁判观、补强非法证据排除庭前程序、细化法庭调查程序、明确救济方式、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等方面完善该规则的审判适用程序。  相似文献   
38.
丁志鹏 《法制与社会》2012,(28):261+263
对于贿赂型犯罪侦查而言,确定非法言词证据排除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确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取向;二是确立不认罪情况下认定受贿案件的定案标准;三是确立非法言辞证据的认定标准;四是严格规范审讯笔录,避免因制作过程中的失误而造成整个笔录被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39.
银红武 《现代法学》2016,(4):144-155
基于国际社会在投资条约内非排除措施条款的自我判断性质认定上的严重分歧以及在"即便是自我判断性质的条款(包括明示的自我判断条款与默示的自我判断条款),也不能全然置身于争端解决机构的审查范围(包括实体与程序方面)之外"问题上的大致共识,建议淡化非排除措施条款的自我判断性质区分。国际仲裁庭应在非排除措施的"必要性"审查事项上采纳合理的"最少限制方式"或遵从的"最少限制方式"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40.
在我国民事诉讼案件中,如何排除非法证据,对于法官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没有明确规定有关民事诉讼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因此,通过对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措施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