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62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1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人类的生存环境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极大障碍,甚至使社会的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公民保护环境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环境权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公民环境权在中国立法上的最终确立是必然的,是保护环境不可缺少的必然手段。针对我国公民环境权的立法缺陷和实现的障碍,应从立法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42.
我国对环境权概念的基础研究内容庞杂,学界尚未形成共识,对环境权的实证研究亦缺乏法律依据和案例支持。因而环境权之概念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而非实然权利。环境权之概念仍可被其它核心概念替代为环境法律体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3.
公民环境权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将近半个世纪,其发展中充满坎坷却又不可阻挡。目前公民环境权的必要性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并逐步被人们所熟知,然而它在实证化与司法实践中却大打折扣,这与公民环境权的研究现状休戚相关。公民环境权的主体模糊、内容不确定,这些成为公民环境权发展中的主要的障碍。  相似文献   
44.
邓瑞  方悦颖 《法制博览》2015,(7):220-221,142
新《环保法》对于公众参与的专章规定,令许多环境法学者感到十分欣慰。本文重点分析公民环境权介入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的理由、路径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并结合新《环保法》中第五章的规定,从合理性与可操作层面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以及建议,以期构建真正体现公民环境权思想的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5.
在环境侵权中,对于被环境侵权者的救济方式很多,但在我国却缺乏对环境公益案件的有效救济方式。学者们更多是从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构建上讨论对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救济,一个制度设立是需要权利基础的。本文从公民环境权的角度分析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基础,试图从环境法中的基础权利做突破口,找到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权利基础。  相似文献   
46.
一、环境权的形成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直接因素。世界各国一方面致力于运用技术手段治理污染,另一方面也在努力寻求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和管理环境的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60年代,在联合国大会组织下,西方国家展开了关于公民要求保护环境,要求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的法律依据的大讨论,引起世界瞩目。1966年,联大第一次辩论人类环境问题,各成员国会上取得共识,认为有必要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共商环境保护大计,为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打下了基础。70年代初,著名国际法…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在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引起了社会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对其理论基础的探讨是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基础和前提。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是多角度的:环境公共利益的维护是环境公益诉讼建立的内在动因,环境权是环境公益诉讼建立的诉权基础,自然价值观的嬗变是环境公益诉讼建立的价值基源,公益诉权的发展是环境公益诉讼建立的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48.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出现,解决环境纠纷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挑战。环境诉讼本身在我国法律理论上即缺乏支持,使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处于尴尬的境地。这需要我们尽快确立公民环境权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弥补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立法的不足。同时在实体上保证公民充分参与和保护社会公共环境权益,在程序上确立适格的当事人,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举证责任,探求解决纠纷之适宜途径。  相似文献   
49.
浅析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是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手段。随着环境法的不断完善及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必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环境法律制度。本文阐述了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内涵,借鉴国外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经验,分析了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50.
环境犯罪的客体要件——环境权之本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权作为环境犯罪的客体要件,已是必然趋势。基于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诺顿的弱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是可取的。奠立于该伦理观之上,环境权的主体就只能局限于人类,包括自然人、单位、社会和国家;环境权有单独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只要是环境法主体享有在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无论是实体的还是程序的、无论是开发环境方面的还是利用环境资源方面、也无论是自然人的还是社会的抑或是国家的等都属于环境权大家庭的一员。各个具体环境权元素因不同的权利主体而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