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5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41篇
世界政治   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65篇
法律   1546篇
中国共产党   435篇
中国政治   627篇
政治理论   153篇
综合类   54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确定准据法的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准据法 ,是冲突规范的基本功能和根本目标。传统的国际私法理论主要就是确定准据法的理论 ,而确定准据法的理论则是传统国际私法存在的精神基础。从“法则区别说”到“法律关系本座说”再到“最密切联系说”等 ,既标志着国际私法的历史进程 ,也反映着人们探寻确定准据法的原则、规则和方法的思索轨迹。这些理论的宗旨是解释和调和适用外国法与内国国家主权 (或属地优越权 )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2.
污染环境刑事案件中对于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以及客观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笔者主张严格责任原则不足取法,但应当采用过错推定原则认定主观过错.同时,在排除有罪推定的前提下,适用环境民事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原则,以使污染环境的犯罪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惩治,但也要进行严格限制适用.  相似文献   
43.
喂养无主流浪动物因该动物伤人引起的侵权责任纠纷,如何适用法律、进行法律推理确定喂养者法律责任是法律应用的细枝末节,但于细微处可见真法律。在"北京流浪猫案例"中,二审终审的法院判决是借助"危险责任+以因果关系推理的过错责任"程式确定被告责任的逻辑,是模糊而难以服众的。本案例的启发在于:司法适用不能简单地依赖三段论逻辑;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不仅意味着法官对生活意义的把握,还隐藏着理性对日常所见进行联想、数量分析、概率统计或粗略估计;法官运用的自由裁量权力的"当"与"不当",有时可以借助实验、社会调研。  相似文献   
44.
张小芳 《党史文苑》2014,(12):39-41
半个多世纪前,随着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放映,其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风行全国。当时正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这部电影和这首歌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战胜困难,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45.
1案例
  1.1简要案情
  张某,女,10周岁。2000年4月28日,张某在学校内接受全县统一安排的风疹疫苗预防接种。张某注射疫苗前自诉近日曾有发热,伴左下颌肿痛等不适,正在当地村医务室就诊,但接种医师仍予注射风疹疫苗。接种2 d 后,张某因突发抽搐症状入院,经诊断为病毒性脑炎。  相似文献   
46.
范小军 《法制与社会》2013,(16):252-253
对体质特异人的故意伤害案件中,由于行为手段恶劣性质和伤害结果严重程度之间往往不具有对等关系,被害人自身具有的特异体质导致伤害后果超出被告人的主观犯意,导致在认定中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对司法实践中的案例出发,从被告人是否具有主观方面和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两个关键点出发,分析该类案件被告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基础,为该类案件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7.
周微 《河北法学》2012,30(7):160-168
公害,作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正在给国民生活带来巨大威胁.公害犯罪因果关系的证明具有科技性、间接性、积累性、长期性、潜伏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在此情况下,若固守传统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不仅会使诉讼陷入不必要的科学论争,而且也往往会因原告方无法证明事实因果关系的存在而使大量的公害犯罪得不到应有的制裁,使受害者的权益得不到及时的救济,有损于公平正义的法制理念.因此,应当在公害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中引人推定.  相似文献   
48.
文迪波末路     
伍洲奇  廖崇道 《法人》2013,(5):30-33
原太子奶高管不满其被轻判继续揭发,以寻求"一个罪刑相当的司法制裁""我是共产党员,自有党纪国法来管。"——这曾是文迪波面对贪贿质疑,多次在公开场合的表态。一语成谶。继2011年7月31日,文迪波在与情妇订购豪车途中,被湖南纪委工作人员带走"双规"后,2013年4月16日,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准许  相似文献   
49.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敢于说真话,敢于‘挑刺’,不怕得罪人,这才能对得起人大代表头顶的光环"。——肥东县十六届人大代表夏庆家乡镇人大主席岗位经常被人认为是"一线的位子,二线的干部",但2011年2月,肥东县十六届人大代表夏庆家担任撮镇镇人大主席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乡镇人大主席的职责,在工作期间,他也一直把自己的  相似文献   
50.
周许阳 《法制与社会》2012,(11):290-292
我国刑法未将教唆自杀单独定罪,但实践中一般将其作为情节较轻的故意是杀人罪处理,因此寻找其可罚性根据实乃罪刑法定原则之要求.本文的任务并非在应然层面上探讨教唆自杀行为是否应当受到刑罚处罚,而旨在实然层面上为司法实践的普遍做法寻求理论上的根据.在对传统观点评述的基础上,提出采单一正犯、纯粹的惹起说等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