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16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337篇
各国政治   204篇
工人农民   855篇
世界政治   12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8篇
法律   5004篇
中国共产党   24793篇
中国政治   22318篇
政治理论   6864篇
综合类   893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567篇
  2022年   644篇
  2021年   888篇
  2020年   1278篇
  2019年   578篇
  2018年   393篇
  2017年   494篇
  2016年   681篇
  2015年   1189篇
  2014年   4168篇
  2013年   4875篇
  2012年   6126篇
  2011年   5440篇
  2010年   4423篇
  2009年   5647篇
  2008年   7718篇
  2007年   6958篇
  2006年   7291篇
  2005年   2452篇
  2004年   1582篇
  2003年   1720篇
  2002年   1919篇
  2001年   1740篇
  2000年   1118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1929年7月的上海,笼罩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中。而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就隐蔽在上海租界之内。刚从苏联回到上海的李翔梧,奉命向中共中央组织部报到,后被分到中央军事部兵士科工作。从莫斯科回到上海李翔梧,原名李凤周,1907年9月24日生于河南省洛宁县中高村一户贫农家庭。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32.
玻利维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是新型左翼政党,在争取和维护中下阶层人民权利的斗争中诞生,在领导社会运动的实践中成长壮大,在执政过程中不断成熟."争取社会主义运动"自2019年11月被迫放弃执政地位仅一年后再度执政,表明其社会根基较为深厚,具有很大号召力和影响力,其政治和社会理念赢得了广泛认同."争取社会主义运动"曾经的良好执政业绩是其东山再起的重要基础,而临时政府执政业绩不佳也为其重新执政提供了机遇.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争取社会主义运动"执政环境趋于复杂,需要应对和解决一系列近期和中长期难题,执政道路会面对诸多坎坷.  相似文献   
33.
2019年,在邵阳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六县建设”发展战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加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建设要求与总体目标。从新时代的语境中加以分析,发现如今服务型政府建设还有许多不满足新要求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的服务范围、服务理念、服务主体和服务供给机制等方面。针对上述几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明确服务边界、牢固树立服务行政理念、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形成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等方面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5.
通过引入解释学相关理论,从基本内涵、影响要素、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出发,开展高校思政课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释力研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一种新型范式,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化改革,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36.
利用大学校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培育和践行更加生动具体,更加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探讨两者的契合关系,从高位阶和低位阶探讨两者的生成关系,为大学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合提供内生逻辑。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抽象化与具像化、主导性与多样化、垂直化与交叉化的外在张力,是两者融合的现实困境。基于此,可以从把握三组关系和创设三种场域进行路径选择,以期实现二者的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37.
尹飞 《中国人大》2020,(9):54-55
即将出台的民法典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法律表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重新描述,明确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构成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将出台的民法典则是对这些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法律表达。  相似文献   
38.
《人民论坛》2021,(7):12-13
"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历史证明,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摆脱发展惯性和路径依赖注定是一场革命性的深刻变革。准确把握好三个"新"的深刻内涵、内在逻辑、时代价值,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战胜千难万险,一定能够战胜各种挑战,朝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的发展蓝图不断前进,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39.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是对我国文化创新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新时代文化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如何推进文化创新等重大课题,为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是回答当今世界提出的重大课题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习近平关于文化创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创新和建设的理论,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方向,为人类文明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4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校园仪式构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的场域空间,发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过程中的功能机理,积极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