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09篇
  免费   40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84篇
工人农民   162篇
世界政治   6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89篇
法律   12053篇
中国共产党   2025篇
中国政治   7656篇
政治理论   1392篇
综合类   5941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565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794篇
  2014年   1825篇
  2013年   1980篇
  2012年   1971篇
  2011年   2158篇
  2010年   2075篇
  2009年   2359篇
  2008年   2798篇
  2007年   2172篇
  2006年   1833篇
  2005年   1642篇
  2004年   1424篇
  2003年   1139篇
  2002年   1193篇
  2001年   982篇
  2000年   894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当今犯罪问题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公共政策问题,作为国家或执政党从客观角度制定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抗制犯罪的战略——刑事政策的地位与作用也就日趋显著。对现行刑事法律制度及其规定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改革或完善的政策性建议,成为刑事政策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82.
本文主要从宪法、组织法、立法法三者对我国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权上的不同规定 ,分析了宪法的根本法属性在立法中的原则体现 ,即依宪立法。但严格的“依宪立法”存在诸多理解上的模糊性 ,加之最高立法机关的多重属性 ,导致依宪立法缺乏制度上的保障。而立法领域宪法权威的丧失 ,不可避免地会动摇宪法权威的根基。  相似文献   
83.
傅强 《律师世界》2002,(10):28-31
我国1999年颁布实施的《合同法》作为一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为基点、面向21世纪的法律,对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培育和法制建设均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但由于传统立法观念、立法体制、立法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合同法》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法律内容的缺失、遗漏,不同法条之间的重复甚至矛盾,文字表述不清等等,这些不足的存在对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和司法人员的合同裁判活动造成了不应有的障碍,也使该法的立法精神与立法指导思想在法律实施中打了折扣,本文拟就该法总则的不足之处作一些探讨,并…  相似文献   
84.
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即涉外合同究竟应受何国法律支配的问题,是确定涉外合同当事人双方具体权利义务的依据。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民事交往的日益频繁,涉外合同纠纷也不断增多,因而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一直颇受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的重视。  相似文献   
85.
以人为本正成为社会的主要理念,刑法虽然是最严厉的法律,也应当体现和反映这种理念,尊重和保障人权,进行人文立法和人道主义司法,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性化法律。  相似文献   
86.
李小晓 《行政与法》2002,(11):35-37
行政监察在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但依然很不完善.我国的行政监察制度实行与纪检合署办公、双重领导等方式,严重地削弱了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独立性.此外还有行政监察人员素质较低、法规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国应针对这些不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7.
赵玫 《公安教育》2002,(4):32-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第一条和第二条规定:“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这两条规定是《国家赔偿法》的立法依据和立法目的。经过7年多的司法实践,证明当时立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当前的司法实践相去甚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赔偿立法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仅就国家赔偿法中关于刑事…  相似文献   
88.
论再次扣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对可申请再次扣船的情形和范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再次扣船现行规定的立法缺陷并提出完善意见.同时,对司法实践中容易与再次扣船相混淆的重复扣船问题,加以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9.
李静 《西部社会》2002,(12):42-43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从总体上讲,就是通过改革法院的内部体制和外部环境,实现法院独立审判,维护司法公正。内部运行体制的改革包括法院领导的体制的改革、审判方式的改革、法官队伍的管理、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等内容。审判流程管理改革则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其他改革一样,审判流程管理之所以要改革,是因为原有的模式与新情况、新形势发生了矛盾,出现了弊端,原有的模式已经成为新需要的阻滞因素,必须予以改进和完善。原有审判管理模式存在以下弊端:  相似文献   
90.
本文针对近年来法学理论界在对法治的研究中,肤浅地把法治等同国家机关以法治国的倾向,从立法的主体、法治的内容、法治的最终目的以及国家机关的监督等方面,论述广大人民才是法治的主体,他们的法律实践活动同国家机关的执法活动一道构成了法治的全部内容。丈中论述了广大人民通过立法和诉讼推动法治建设的巨大作用,与此同时,对目前束缚和阻碍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因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