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6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44篇
中国共产党   78篇
中国政治   2267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中国减灾》2012,(7):40-41
湖北省地跨长江和汉江两大水系,是我国自然灾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在严峻的灾害形势下,湖北省民政厅救灾处在各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视灾民为亲人,冲锋在前,日夜奋战,用无畏精神创造了一个个气壮山河的人间奇迹,用为民之举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报告文学《追赶"第一时间"的足迹》旨在以工作纪实的方式还原湖北省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减灾救灾工作历史原貌,本刊特节选其中的主要章节进行连载,以期引发有识之士的思考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2.
陶亮  王兴玲 《中国减灾》2012,(13):52-5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云计算技术在各行业的快速应用,推动了行业的信息化进程。笔者认为,云计算是一种新的计算和应用服务模型,建立在传统的虚拟化、分布式计算、web服务等多种技术的基础上,将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存储、网络、数据、软件、应用服务等多种资源进行整合,按照内网或外网用户的需求提供不同层次和级别的存储服务、计算服务和应用服务等,用户不必受所在地域和软硬件的限制,通过各种云终端设备透明地访问云服务。  相似文献   
93.
赵震宇 《中国减灾》2012,(10):33-33
青海省海东地区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农业贫困地区,农村人口比重大,贫困程度深。频发的自然灾害,是海东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全区自然灾害具有灾害种类多、受灾范围广、灾害发生频率高、灾害程度深、损失大等特点。近年来,海东地区在防灾减灾和救灾应急工作中主要的做法有:  相似文献   
94.
《中国减灾》2012,(10):16-17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社区不仅在第一时问直接面对灾害,更需在第一时间应急处置灾害。社区综合减灾能力的高低,对于整个国家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意义都是非常重大和深远的。  相似文献   
95.
《中国减灾》2012,(7):32-35
救灾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权、生存权和发展权,关系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把灾民从自然灾害中紧急抢救转移出来,这是维护和保障人的生命权;把紧急转移出来的灾民安置好,  相似文献   
96.
童星 《中国减灾》2012,(11):22-23
在当代社会,政府职能在于"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防灾减灾是政府行使"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容懈怠!防灾减灾是当前实施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从一般意义上讲,社会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社"的管理,即社区管理;对"会"的管理,即民间组织管理;对"社会"(事业、事务)的管理。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各级民政  相似文献   
97.
临澧县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北部,属丘陵山地区,总面积1209.58平方公里,耕地62.1万亩,林业用地54.37万亩,水域29.67/亩。临澧县是湖南省洞庭湖区多灾频发的严重县之一。据统计,自公元986年至2008年6月,共发生干旱、洪涝、大风、冰雹、冰雪冻害、生物和病虫害5192次,其中干旱灾害992次,洪涝灾害1288次,大风灾害479次,冰雪灾害470次,大雪冰冻灾害176次,生物灾害519次,地震灾害588次,  相似文献   
98.
我国单一型的防灾减灾立法范式,是基于特殊的法治发展历程形成的,该范式虽然在"突发事件应对法"这一综合型立法出现后有所发展,但至今尚未实现从单一向综合的立法范式转变。这种单一的立法方式,已无法应对灾害发生的复合化、综合型立法修订滞后、法律部门间衔接不济等新情况。美国、日本的单一与综合兼容的立法范式,为我国防灾减灾立法范式的革新提供了可借鉴的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从制定综合型法典,推行本土化发展,修改和衔接单行立法等方面,形成以综合立法为主导,单一综合多元并存的防灾减灾立法新机制。  相似文献   
99.
随着城市化、信息化进程加深,城市在"让生活更美好"的同时,又使人们遭受突发事件等公共危机危害的风险越来越大。公共危机种类繁多,涉及领域、地域广泛,可谓防不胜防,新入职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须具备防灾减灾与应对公共危机的素质,才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服从指挥把握时机案例:2009年11月,某地修路,施工方不慎将燃气主管道挖断,燃气迅速在空气中蔓延,情况异常危急。急需矿泉水和毛巾,以便将矿泉水倒在毛巾上,分发给现场的工作人员,让他们用湿毛巾捂住嘴巴。某区应急办领导安排新入职的小孙去采购毛巾、矿泉水、手电筒,没有车、附近也没有超市,怎么办?  相似文献   
100.
王东明 《中国减灾》2012,(23):22-23
根据《国家防灾减灾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防灾减灾人才是指专职或兼职从事自然灾害科研和教学、防灾工程与技术以及灾害行政管理等工作,并具有一定的防灾减灾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管理能力的人员。防灾减灾人才大致可以分为科研与教学、工程与技术、行政管理、专业抢险救援(灾)等四类,虽然这四类人才之间有所交叉,但每一类人才所从事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