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71篇
政治理论   70篇
综合类   10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晚年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对这位共同合作40年的挚友思想的权威解释形成了极具影响力的研究范式,他所构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逻辑彰显了科学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统一,其中呈现的思维规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这种思路后来遭到多种质疑,澄清这个问题,需要理解围绕晚年恩格斯展开的百年论争的实质,在历史语境中解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术关系,进而在当代视域中理解晚年恩格斯哲学的广博性和大众化特征。这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2.
张旭 《理论学刊》2003,19(2):41-43
本文认为马克思对生产力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认识和研究 ,从总体上看 ,是沿着两条思路展开的 :一是以唯物史观的发现和完善为主线的思路 ;二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剖析为主线的思路。还具体分析了马克思在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利用及其基本特征、未来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的思想  相似文献   
43.
马克思认为 ,后发展国家在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但同时又取得了某种跨越式的发展。这些思想为我们考察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后发展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一把钥匙。后发展国家必须在理论上对经济全球化有清醒的认识 ;在实践中要坚持开放思维 ,循序渐进参与经济全球化 ;还要通过斗争改善自身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4.
论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宪法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恩格斯从未倡导过民主集中制原则。马克思充分肯定的巴黎公社实行的不是民主集中制,而是议行合一。议行合一与民主集中制不是同一概念。列宁是在反对党内小组主义和战争背景下强调民主集中制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能涵盖宪法的全部内容,被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治等宪法基本原则所决定,是宪法的具体原则。  相似文献   
45.
自由是人类固有的权利.实现自由从来都是人类的理想.正因为自由是一种普遍精神,内在地具有自主性、客观性、能动性、选择性、历史性,以及自发地从事认识、实践和发明创造的性质,具有社会道德和多元价值的含义,因此马克思终生酷爱自由,憎恨剥夺人民群众自由权利的行为,把全部身心都奉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以使人类获得真正自由的本性.  相似文献   
46.
马克思与诺思在制度变迁理论中对于国家作用有共识也有分歧。将马克思与诺思的国家理论运用到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中去,通过这个模型,分析他们之间的差异,总结出马克思与诺思的国家理论的四点不同。把马克思与诺思的国家理论进行了初步综合,可以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7.
"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理解"回到马克思"时,可以有解释学的视野、思想史的视野、认识论的视野、价值观的视野等等.视野不同,理解到的意义也会不同.只有具体分析"回到马克思"的各种不同的含义,才能在确定的意义上肯定或否定"回到马克思",把握"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48.
解读马克思,必须为马克思的解读给出一个较为清晰的界定.在国内外种种解读马克思的思路和方法中,实际上存在着"五种"解读方式,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回到马克思",是客观地解读马克思的学术口号,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马克思作为影响后现代理论家对资本主义批判的无法绕过的重要人物,虽然他没有使用过“理性化”或“工具理性”等词语,但他的著作中也蕴涵着对资本主义理性化批判的丰富思想。本文拟从工具理性张扬及其导致的非理性后果,资本主义价值理性的发展和局限,理性化与对内奴役和对外侵略扩张在逻辑上的互补、一致,理性化导致非理性的根源及其解决等方面进行挖掘和梳理,从而与韦伯的理性化思想进行比较,以回应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批评.对当前的全球化形势有更清醒的理解。  相似文献   
50.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三个维度的批判都超出了政治哲学的范围,具有更广泛的一般哲学意义。第一,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唯心主义世界观,马克思指出头足倒置既是黑格尔法哲学的特征,也是黑格尔全部哲学的特征,进而确立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第二,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发展逻辑",揭示黑格尔辩证法的泛逻辑主义方法的缺陷,马克思走向"在事物自身的发展中揭示事物发展的逻辑"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道路;第三,对黑格尔法哲学的自由观的批判,得出自由的实现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创建新国家的结论,马克思完成了政治立场的转变,为自己确立了创立无产阶级哲学的历史使命。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表明马克思的哲学从世界观、方法论、历史观上都已不同于黑格尔思辨、抽象的唯心主义,也显示出其在实践性、阶级性和革命性上与黑格尔哲学具有根本的区别。《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就是使"马克思成为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