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从病历的内容、形成等来区分病历所有权的归属,笔者将病历分为三部分:客观部分、主观分析部分、治疗部分,分别归属于患者、医方所有、治疗部分归患医方共用的观点,并对病历的使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从我国《仲裁法》修改的历史背景出发,在明确了仲裁程序在《仲裁法》修改中的地位之后,以程序价值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仲裁程序应通过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以及仲裁庭的仲裁权两个方面实现仲裁程序的主体性价值,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对我国《仲裁法》中仲裁程序的修改提出笔者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93.
新时代乡村建设行动中的农民主体性功能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主体性功能的发挥,关乎乡村建设行动的成败。新时代乡村建设行动的稳步实施,离不开农民主体的探索、建设以及评价等功能。然而农民主体性功能发挥却受到了历史因素、体制因素、组织因素以及内在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因此,应从破除城乡二元对立结构入手,不断提高农民主体的组织化以及增强农民自身综合素质,从而避免乡村建设行动陷入农民主体缺场的困境。  相似文献   
94.
对于不能未遂的处罚依据的认识,当下中国学界主要存在客观危险说、经验的危险感说以及主观危险说三种理论。客观的危险理论及其修正与经验的危险感说在理论本质以及判断逻辑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之相对,主观的危险说具有与规范判断紧密相关的正当性依据,能够和我国本土刑法学理论与法律制度衔接,并且能构建逻辑自洽的着手概念。从正当性依据的角度来讲,法益侵害的危险是行为对规范的违反,通过行为哲学与刑法构成要件理论的双重证明,主观危险理论的正当性通过其与规范违反的紧密关联被体现出来;从与本土法律制度的衔接来看,我国刑法的故意概念包含的“认知”与“意欲”要素,为主观危险理论的“规范违反事实认知”要件与“规范违反行为推动”要件提供了刑法理论与制度的土壤;从着手概念的构建来看,结合主观危险理论的上述两个要件,行为着手的时点也能够合理地被构建出来。从主观危险理论中可以提炼出不能未遂案件司法判断的“三步走”的方法论,从而在分析实际案例中最终达到说理的科学性与结论的妥当性。  相似文献   
95.
"河南公安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息息相通,"河南公安精神"的形成是河南公安反复实践和认识的结果,"河南公安精神"的内容包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对河南公安实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
人身危险性的最初含义是犯罪可能性,包括初犯可能性和再犯可能性。人身危险性的性质是双面的,既可能是社会危害性的内容,也可能是刑事责任的内容。当立法者将人身危险性作为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时,其能决定社会危害性的有无,是定罪的根据,具有出入罪的功能;当立法者未将人身危险性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时,其仅影响刑事责任的大小,是量刑的根据,具有影响刑罚轻重的功能。无论在定罪活动中,还是在量刑活动中,人身危险性的功能均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的。  相似文献   
97.
98.
农民工城市生活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七省区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并通过建构回归模型探讨了影响农民工城市生活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对文章提出的四个基本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第二代农民工的城市幸福感要弱于第一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优势很难带来城市幸福感上的相对优势。研究结果证实了社会支持因素和婚姻家庭因素对于农民工城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在本文区分的微观层次社会交往因素和宏观层次的福利保障因素上,都能看到它们对于农民工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99.
从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以及解释论的角度对丢失枪支不报罪进行剖析 ,着重阐述了丢失枪支的性质认定、严重后果的含义和主观罪过的形式。最后 ,就本罪的立法模式给予肯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0.
论我国刑法中的严格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法系国家不承认严格责任,英美法系国家对其的态度也并非完全一致,我国刑法学界由于对严格责任的含义及性质在理解上存在较大分歧,故而在如何评价以及是否借鉴国外严格责任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意见不一。笔者认为,严格责任并不是罪过责任的对立物,其本质在于免除起诉方证明被告人主观过错的举证责任。我国刑法中不但具有严格责任存在的合理性,也有严格责任的实际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