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2篇
  免费   386篇
各国政治   77篇
工人农民   162篇
世界政治   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6篇
法律   5697篇
中国共产党   262篇
中国政治   1123篇
政治理论   669篇
综合类   40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645篇
  2012年   803篇
  2011年   783篇
  2010年   688篇
  2009年   848篇
  2008年   969篇
  2007年   1082篇
  2006年   1037篇
  2005年   1004篇
  2004年   932篇
  2003年   588篇
  2002年   472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Based on the limited effectiveness of state laws, and lack of harmonization at international level a number of states started to introduce policies to block access to Internet content and websites deemed illegal which are situated outside their legal jurisdiction. However, blocking policies are not always subject to due process principles, decisions are not necessarily taken by the courts of law, and often administrative bodies or Internet hotlines run by the private sector decide which content or website should be subject to blocking. Therefore, increasingly, the compatibility of blocking action is questioned with regards to the fundamental right of freedom of expression. This article assesses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at the pan-European level with regard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et content blocking policies. Adaptation of content blocking policies from certain member states of both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Council of Europe will be used to assess the nature and implementation of access blocking policies. It will be argued that there could be a breach of Article 10 of the 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 if blocking measures or filtering tools are used at state level to silence politically motivated speech on the Internet.  相似文献   
102.
黎慈 《行政与法》2007,1(12):68-7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传统的刚性行政执法忽视行政相对人权益的弊端已日渐显露,而柔性行政执法以其灵活性强、注重行政相对人意愿的优势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在构筑和谐行政关系中必将会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3.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的法,公共行政的改革与发展必然对行政法产生影响,为行政法学提供新的研究课题。20世纪下半叶,治理理论的兴起,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行政主体的多元化和行政行为的非强制性被认为是治理理论两个明显的特征。以传统统治理论为基础形成的行政法不能解释行政主体的多元化和行政行为的非强制性现象,在治理理论的背景下,行政法面临着发展变迁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4.
This essay questions the soundness of a scholarly shift awayfrom ‘refugee studies’ in favour of ‘forcedmigration studies’. It contends, first, that subsumingrefugee studies into the broader framework of forced migrationstudies may result in a failure to take account of the specificityof the refugee's circumstances which are defined not just bymovement to avoid the risk of harm, but by underlying socialdisfranchisement coupled with the unqualified ability of the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respond to their needs. Second, itargues that forced ‘migration’ (rather than, forexample, forced ‘migrant’) studies encourages afocus on a phenomenon rather than on the personal predicaments,needs, challenges, and rights of refugees themselves. It maythus contribute to a lack of criticality in relation to policieswhich subordinate refugee autonomy to the pursuit of more systemicconcerns. The first concern is illustrated by reference to theemergence of the ‘internally displaced persons’category, the second by reference to the determination to findand mandate ‘durable solutions’ to forced migration,including to the movement of refugees.  相似文献   
105.
我国《物权法》立法技术若干缺陷的分析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物权法》的制定总体上是成功的,吸收了近年来我国物权法理论研究的成果以及国外一些先进成功的立法经验,但在立法技术上也存在着若干缺陷。本文从理论上对《物权法》的立法技术缺陷予以分析,并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论证,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和构想,以期对我国《物权法》和物权制度的修改和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结合史料,对汉语和我国法律中的“鉴定”与“司法鉴定”两个词语的来源与演变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同时,还对鉴定一词当初引入法律和司法鉴定法律界定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07.
自古以来中国与西方就一直存在着人治与法治之争。在理论上,古往今来的既有提倡人治的,又有提倡法治的,还有主张二者相结合的,这场论战直到现在也未形成定论;在实践上,在中西方都是实施人治的历史悠而久,实施法治的历史、法治的推行困难重重。目前的情况也只能说明人治与法治并存,并没有谁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可以认为,相比人治或者法治,将人治和法治相结合似乎更为可行和合理。在当今的中国,我们要真正实现理想社会的目标,应当构建起一种符合我国国情和历史传统的治理模式———"以法治为本,重视德治,兼顾人治"———在努力实现以法治为治国之本的前提下,在充分发挥人的治国作用的同时,以法治和德治共同制约人治,以达到三者的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108.
夏红 《河北法学》2006,24(4):72-75
由于宪政的深入发展、刑事诉讼中权力与权利关系冲突的日益加剧、人本主义的滥觞、法律形态的程序化等方面的原因,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世界范围内正逐渐形成紧密型关系模式的普遍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9.
周辉斌 《时代法学》2006,4(6):44-50
我国首起助学合同纠纷案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法院对该案的判决存在诸多不能自圆其说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其主要原因是对我国《合同法》规定的附负担赠与合同的含义和效力没有真正把握。因此有必要详尽探讨附负担赠与合同的含义和效力,分析助学合同案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0.
刘梅 《行政与法》2007,4(6):127-128,F0003
税收流失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存在的现象,税收执法不严是其成因之一。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对税收执法不严进行相应的分析可以进行更有效地防范。征税主体主观执法不严与其客观执法不严都有不同的成因,对此所采取的对策也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