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7篇
  免费   1056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6448篇
中国政治   71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4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406篇
  2016年   519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489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579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463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Abstract: The frequenc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uicide by cop cases (SBC) among a large (n = 707) nonrandom sample of North American officer-involved shootings (OIS) were investigated. “Suicide by cop” is when a subject engages in behavior which poses an apparent risk of serious injury or death, with the intent to precipitate the use of deadly force by law enforcement against the subject. Thirty-six percent of the OIS in this sample were found to be SBC with high interrater agreement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0.93) for category classification. SBC cases were more likely to result in the death or injury of the subjects than regular OIS cases. Most SBC cases were spontaneous, but had clear verbal and behavioral indicators that occurred prior to, and during the event. Findings confirm the trend detected in earlier research that there was a growing incidence of SBC among OIS. SBC individuals had a high likelihood of possessing a weapon (80%), which was a firearm 60% of the time. Half of those with a firearm discharged it at the police during the encounter. Nineteen percent simulated weapon possession to accomplish their suicidal intent. Other findings highlight the histories and commonalities in this high risk group.  相似文献   
82.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SCT对98例法医鉴定者进行薄层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成像(SSD)处理。比较MSCT与常规CT诊断结果。结果爆裂骨折51例(52.04%),直接骨折32例(32.65%),复合骨折11例(11.22%),未见骨折4(4.09%)例。常规CT漏、误诊32例(32.65%)。98例患者经MSCT检查明确诊断。二者诊断结果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66.00,P<0.001)。结论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民事诉讼中司法会计鉴定意见及其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会计鉴定意见虽然是一种法定的证据形式,但不具有天然的“权威性”,在民事诉讼中需要在法庭上经过质证才能确定其证明能力和证明力。从民事诉讼角度,论述司法会计鉴定意见及其质证问题,分析司法会计鉴定意见质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司法会计鉴定意见质证的思考。  相似文献   
84.
鉴定留置指为鉴定被告心神或者身体状态,而将被告送入医院或者其他适当处所之处分。鉴定留置的存在是与法医学的发展休戚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去医学发展的不成熟是鉴定留置制度存活的土壤。鉴定留置应定性为一种依附性行为。即依附于强制鉴定,其本身属于调查程序。而非强制处分。鉴定留置属于强制鉴定延伸的自然结果.而强制鉴定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被告人的行动自由。应当接受司法审查。强制鉴定作为一种独立的强制措施.对自由的侵犯程度不可与羁押同日而语,甚至其结果可能减轻或者免除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因此在司去审查控制下的鉴定留置期间不应当计入羁押期间。  相似文献   
85.
CT空气-碘水双对比造影在法医学鉴定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空气-碘水双对比造影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例患者在CT介入引导行右肩前侧穿刺,分别注入稀释的Omnipaque和过滤空气适量,在全身CT机上行肩关节连续扫描,所获数据行轴位和准冠状位重建。结果患者无明显不适,CT气-碘双对比造影示右肩关节前囊III度损伤。结论CT气-碘双对比造影有助于肩关节损伤的诊断,并为肩关节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潘国南  吕凌 《法医学杂志》2009,25(5):370-372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与脑挫裂伤和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关系。方法分析112例DAI伤者的法医临床学资料和影像学特点,对原发性脑损伤的特征进行比较。结果112例DAI伤者中70.5%为交通事故致伤,多次暴力致伤比较多见(60.7%),伴脑挫裂伤者80例(71.4%)。CT或MRI发现出血灶者90例。结论DAI多伴有脑皮质挫裂伤和原发性脑损伤,CT或MRI有助于法医学死因分析和伤残程度鉴定。  相似文献   
87.
司法会计鉴定和文书鉴定的配合运用不仅有助于提高鉴定效率。增强鉴定的准确性和针对性,而且有助于开拓思路,发现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88.
本文分析司法鉴定意见的基本属性,认为其同时具备科学证据以及证据学的特征属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法医学鉴定文书存在的问题。就法医学鉴定文书的制作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9.
对邱兴华杀人案的司法鉴定学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大明 《犯罪研究》2008,(5):51-56,61
关于邱兴华杀人案(下称邱案)的各种学术讨论和争论似乎已经不少,但查阅文献发现,有关邱案的文章,分别是从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证据学、刑事心理学、精神医学角度,法制新闻学以及从人权保护,法治进步等角度对该案进行解读。然而既然这是一个涉及司法鉴定的个案(虽然实际上并没有进行任何实质性鉴定活动),那么从司法鉴定学的角度对与该案有关的几个最基本的问题进行理论阐述,或许能有些许不同的作用。这几个问题包括:精神病概念的辨析,是否患病与是否需要接受刑事处罚之间是什么关系,何时需要启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应如何配置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启动模式?  相似文献   
90.
中国土家族人群头面部软组织厚度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量中国土家族人群头面部软组织厚度。方法156名中国湖南西部土家族成年男女(男80,女76),经拍摄头面部侧位X线片,选取正中矢状面5个部位上的10个点,测量其软组织厚度,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中国土家族成年人群头面部10个点的软组织厚度测量值,男性在(3.46±0.09)mm~(9.11±0.14)mm范围,女性在(3.29±0.16)mm~(9.05±0.18)mm;除鼻下点外(男性9.06mm±0.15mm,女性9.02mm±0.19mm),男女性之间各点均有显著性差异,且下面部软组织厚度较上面部大。结论土家族成年男女性头面部软组织厚度存在着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