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2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17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当今金融全球化趋势下的信用证,在贸易支付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受到贸易当事人的青睐,但同时也被不法分子所觊觎.信用证诈骗犯罪使得世界各国深受其害.本文从刑法学的角度,对信用证诈骗罪的要件、类型和处罚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试图寻求一些防范对策,以期减少风险,增强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92.
电信诈骗罪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磊 《河北法学》2012,30(2):107-112
电信诈骗犯罪的社会危害日益严重.与普通诈骗犯罪相比,电信诈骗犯罪在发生的场域、侵害的法益与构成要件上都有其特殊性,在对现行刑法规定及司法解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3.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中的"持卡人"不仅包括信用卡申领人,也包括实际使用信用卡的人。在信用卡申领人将信用卡交付他人使用的过程中,信用卡申领人和使用人往往能构成利益共同体,其在恶意透支上,可能构成共同犯罪的行为,在此种情况下,应将信用卡申领人和信用卡实际使用人都认定为"持卡人"。  相似文献   
94.
在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侦查过程中,侦查主体由于自身素质及思维定势的局限,或者因为侦查客体和环境等因素,使其对案件的主观认识出现困顿,侦查工作无法顺利推进,进而形成侦查僵局。在这种状况下,先要对僵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寻找侦破案件的相应对策,突破僵局。  相似文献   
95.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的特点、发展趋势、成因及防范对策的研究,提出了应当如何侦办电信诈骗案件的程序与方法的可行性建议,即由公安部牵头就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成立联络站,各省、市建立分站,专门接受电信诈骗犯罪的报案、控告、举报,各分站应及时立案并将案件信息及时上报,由公安部联络站就全国范围内发生的电信诈骗犯罪信息及时汇总、研判,及时向下反馈,形成灵活能动、全局掌控、反应迅速、统一行动的办案机制,以有效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96.
2009年"两高"颁布的司法解释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的部分要件的理解和认定进行了细化,但是对于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要件未涉及,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登记办卡人与实际使用人不一致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认定犯罪主体"持卡人"成为一个问题。通过对民事认定与刑事认定的差异性及犯罪构成、立法目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对此类犯罪在实践中的把握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7.
伴随着金融事业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手机、互联网为载体的电信诈骗犯罪逐渐形成带有地域性特征的职业犯罪,成为一种案发区域广、涉案金额巨大、群众反响强烈的常发性侵财案件,严重影响社会治安。鉴于电信诈骗侵财案件不同于其他犯罪的特点及公安机关在侦破此类案件中所遇到的瓶颈,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快电信立法、构建全国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平台、提高远程协助办案能力、加强与金融、电信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密切国际和区域间司法互助等,以有效遏制电信诈骗侵财犯罪的蔓延。  相似文献   
9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信用卡的运用也逐渐普遍起来,而犯罪分子更是瞄准了信用卡制度的不完善和法律的漏洞,使信用卡诈骗罪也在近年来逐渐成为金融诈骗罪领域中的一项主要犯罪活动,而实践和理论的分歧使此项犯罪的司法认定存在诸多的争议,作者拟就此问题作详细的解释,为防范犯罪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信用卡诈骗罪呈现多发态势,尤其是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虽然这只是个罪,但其影响已经超出个罪的范畴,且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在刑事审判实践中,通过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主客观方面构成要件的解读,发现了这一个罪解读中存在的两个悖论。其主要原因是该罪的入罪门槛过低,刑罚权的干预范围过大,同时法律条文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要修订该法条,可以借鉴德国立法模式,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行为从信用卡诈骗罪中剥离出来,独立成罪。  相似文献   
100.
当前电信诈骗犯罪迅速发展、蔓延,已经成为危害我国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电信诈骗属于跨区域非接触性犯罪,具有组织严密、手段多样、打击困难等特点。尽管如此,由于任何电信诈骗犯罪都离不开资金链和通讯链两个基础,因此侦查机关可以使用“双链侦查”的模式,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