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 the use of hypothetical questions in integrative negotiation. We argue that hypothetical questions are useful devices for advancing implicit proposals and can also provide strategic argumentative support for the acceptance of a particular solution. To explain why negotiators prefer to use hypothetical questions when putting forward implicit proposals and to demonstrate how these questions fulfill negotiators' argumentative purposes, our study uses the pragma‐dialectical concept of strategic maneuvering and applies it to the analysis of a number of real‐life negotiations. We conclude by demonstrating that hypothetical questions can be effective devices for strategic maneuvering and that negotiators can employ these kinds of questions to resolve some of the rhetorical predicaments imposed by the negotiator's dilemma as well as to gain a competitive edge over their counterparts.  相似文献   
22.
对《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研究和制定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思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包括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基本结构、主要内容以及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重点介绍了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即充分体现标准的法律性和适用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客观性和实用性以及符合性和关联性。简要介绍了标准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即损伤程度的分级以颅脑、脊髓、头面、颈、胸、腹、盆、脊柱、四肢、体表等解剖部位,并按重伤一级、重伤二级、轻伤一级、轻伤二级和轻微伤为序罗列出人体组织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损伤程度鉴定的具体条款,并以附录的形式规定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评定技术和方法。并对标准关注的几个主要问题,如伤病关系、医疗干预、内源性疾病、多部位同性质损伤等处理原则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于法医临床鉴定人及有关法律工作者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孙凯军 《中国发展》2011,11(2):47-50
该文指出,大学生弱势群体是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环境变化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潜在的不利因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理论上研究其形成原因,有利于提出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对促进新时期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
我国新刑法在规定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同时,又增加了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可实行无限防卫。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正当防卫、防卫过当和无限防卫是关系到能否鼓励人们同犯罪作斗争、弘扬正气、惩罚犯罪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5.
未成年人是一个极易受到侵害的群体,特别需要法律和社会的保护。笔者从未成年人被害的原因入手,分析未成年人可能成为被害人的心理、社会及家庭原因,从而探索预防未成年人被害的对策,以期达到预防犯罪、降低未成年人由被害人向犯罪人转化的机率、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6.
传统观点认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中的因果关系和过错分别属于客观与主观的范畴,是截然对立的两个要件。实际上,这两个要件都是法官解释法律的产物,存在着相互交叉与重叠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因果关系的认定就是对过错的考察,而在认定过错时也要考虑因果关系,二者不能分开,相当因果关系理论就是其例证。因此,将过错作为界定因果关系的手段将会使民事归责更加公正合理。  相似文献   
27.
问题奶粉损害赔偿中的因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有三聚氰胺的三鹿等品牌奶粉致人损害事件的受害人,要成功获得损害赔偿,就必需证明其损害同食用被告奶粉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必要条件说可以作为因果关系判断的一般规则.但对于加害人是复数的情形,需要灵活多样的判断标准.充分条件之必要因素说、协同一致方法、证明责任转移、市场份额方法等都可针对特定情况.帮助受害人走出证明困境,获得赔偿.  相似文献   
28.
客观归责的体系性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客观归责是在条件说所确立的因果关系范围内,对构成要件的实质判断。客观归责引入构成要件,使构成要件分为事实与价值两个层面:在事实层面以归因为中心进行构成要件的形式判断,即是否属于构成要件的行为→是否属于构成要件的结果→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价值层面的判断,即是否制造不被容许的风险,以检验构成要件的行为→是否实现不被容许的风险,以检验构成要件的结果→是否属于构成要件的效力范围,以检验整体的构成要件。只有废弃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引入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客观归责在我国刑法学中才有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29.
贫困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尚存学术争议,学界对留守儿童群体的相关实证研究较为缺乏。文章基于社会因果论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分析江西省修水县625名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数据,验证贫困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的贫困程度较高,多维剥夺现象严重;(2)贫困对留守儿童的消极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健康均有显著性影响,但影响程度有差异;(3)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年级差异,高年级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差。文章的研究发现为提升贫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0.
过失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既是责任发生的要件 ,也是责任限制的要件。这一问题之所以扑朔迷离、争论不休 ,原因之一在于各构成要件判断标准具有一定的重合性 ,以及缺乏整体性的把握。责任导源于义务 ,从注意义务出发考察责任的成立不仅符合认识路径 ,也是世界各国侵权法的共同做法。作为规范发生器的注意义务在责任的边缘领域突显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