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6篇
法律   12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81.
鉴于目前使用硬物划损机动车的案件日益增多,文章收集了大量此类案件的资料,并通过实验方式,归纳了几种较为常见的作案工具痕迹特征,为分析判断作案工具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工具痕迹进一步分析刻画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特征与人身特点。  相似文献   
82.
目的对红色印油印迹色料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印油印迹的种类区分方法,为侦查破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以保留时间为主进行定性,对35种不同品牌的印油产品中色料成分进行区分。结果将印油印迹分为普通印油(印泥、原子印油等)、水性印油及光敏印油三类,建立了统一的UHPLC分析方法,其种类区分率达85%以上。结论通过印油印迹成分研究,最终区分印油印迹种类,可满足实际案件中对不同类型印油的鉴别区分。  相似文献   
83.
通过痕迹认定肇事车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事故勘验技术的发展,物证技术在重特大交通事故现场勘验以及侦破交通逃逸案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痕迹检验技术作为物证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认定肇事车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交通事故中的痕迹是车辆与车辆、人体、道路等客体在路面上相对高速运动形成的痕迹,相对于其它类型案件有着自己的特点.交通事故中的痕迹分布范围广、造痕体和承痕体相对运动剧烈,形成痕迹的造痕体和承痕体大多都会发生形变.基于交通事故中痕迹形成的这些特点,交通事故中的痕迹检验难度是比较大的.但交通事故中车辆的特殊结构形成的印压痕迹、车辆轮胎、摩托车车篮等造痕体在灰尘等介质作用下在人体的衣服等表面形成的印压痕迹都可以很好反映造痕体的外部结构特征,从这些痕迹反映出造痕体的外部结构特征可以寻找和认定交通肇事车辆.  相似文献   
84.
中国商品的英文译名从无到有,从简单的拼音标识到灵活运用英语构词规则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商标命名方式,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拼音法、改进拼音法和综合命名法.从词汇、翻译的角度探讨,作为商业文化重要现象的商标必然受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刑事案件现场的勘查 ,常见的大多是撬压痕迹 ,了解撬压痕迹木质客体上假特征形成的原因 ,掌握区分真假特征的方法 ,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 ,本文仅从材质结构及其力学性质、外界影响等方面浅析假特征的成因和识别 ,希望能对工具痕迹检验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86.
光谱成像中光谱基准点选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物证检验应用光谱成像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技术方法。方法比较相同数据采集条件下选择不同光谱基准点区分物质的效果。结果选择不同基准点对光谱成像检验效果影响很大。结论应用光谱成像方法检验物证时针对不同检验目的选择不同基准点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7.
六四式手枪弹壳发射顺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均良 《刑事技术》2004,(4):15-18,19
目的 研究六四式手枪射击弹壳的排序规律。方法 对已知顺序实弹射击取样 ,显微观察弹壳上发射过程中形成的痕迹 ,通过统计、归纳 ,从中发现与排序有关的痕迹特征 ,及其与发射顺序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发现 ,因子弹发射顺序不同 ,弹壳上出现的抛壳挺痕的高低 ,弹底边缘压擦痕的有无轻重 ,推弹突笋痕迹的形状位置与发射顺序有关。结论 根据抛壳挺等痕迹的具体形态 ,及变化特点 ,可判断出六四手枪弹壳的发射顺序。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游动配光检验的方法,利用配光理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方法采用游动配光方法,对痕迹或客体进行“扫描”或游动配光。结果可有效显现非平面光滑客体上较大面积的各种痕迹,并可应用到其它配光技术中。结论丰富和发展了痕迹检验配光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89.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绝不是曾被人错误传播的和百姓日常俗称的“测谎”,“测谎”是被人错译、错传、错用的非科学概念。此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测人有无经历过特殊事件的心理痕迹;技术评判原理是:主试使用口头语言唤起被测人认知活动时的心理生物反应图谱的变化;实案测试时,人可以选择沉默不答或者随意简单回答方式。此项技术中划分为六个阶段技术,其中第一个阶段犯罪心理动态分析最重要。此项技术有八个方面的作用和四个方面的局限性;实案测试中专业人员素质最重要;基础理论绝不能再传播错误和陈旧的“测口供说谎的理论”,实践部门切莫盲目购置未经不同类型实案检验的测试仪器。  相似文献   
90.
我国2001年对<商标法>修订的主要目的是履行我国对WTO的承诺,实现<商标法>与WTO规则的协调.例如,确认商标申请的优先原则,保护驰名商标,贯彻对行政终局决定的司法审查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