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8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86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97篇
中国政治   149篇
政治理论   74篇
综合类   1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浅析地缘经济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探讨地理因素是怎样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引起有关学者和政治家的普遍关注。继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缘政治学产生与发展之后,新世纪之交在西方发达国家诞生了地缘经济学。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也必须充分分析、研究地缘经济学。本文对地缘经济学的产生、地缘经济学的概念以及研究内容和学科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2.
袁南生 《同舟共进》2012,(12):61-65
从古至今,许多战争都缘于对地缘政治利益的争夺,许多重大外交活动都围绕地缘政治利益而开展。探讨中国千年外交与地缘政治之间的关系,总结经验教训,无疑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国地缘政治的基本规律,维护和扩大中国的地缘政治利益。中国千年外交主要是周边地缘外交中国千年外交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区域内展开的。东南方向浩瀚的太平洋、西南和  相似文献   
23.
东亚国家的历史伤痛“丝绸之路经济带”应当从亚洲东部开始,首先关注的应当是中、日、朝、韩的经济一体化。历史上,中国与朝鲜、日本的文化融合度最高,往来最多。然而,由于近代历史问题,中日友好邻邦这一伙伴关系现已不存在了。朝鲜也出于种种原因与中国保持距离,韩国与中国则暂时走到了一起。所以,“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24.
罗筠 《行政论坛》2012,19(3):16-19
在我国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下,从地缘环境入手切入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有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突破口。通过个案研究发现,在群体性事件生成和演化的过程中,县域的地缘诱因,包括特殊地形、地理位置、特殊的资源禀赋条件和地缘群体四个方面会对群体性事件产生影响。因此,在当前的县政治理中,有关部门必须摒弃县政治理中的"单极"思维和"激进"倾向,采取一种多维、系统、理性、审慎、成熟的改革观和建设观,通过地理空间的合理重构和制度改革,创造安全的能够有效防控群体性事件的空间环境,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5.
内蒙古,很近     
时见论 《实践》2020,(4):1-1
地图上的内蒙古,像展翅的雄鹰,翱翔在祖国正北方。人们赋予她“幅员辽阔”的标签:横亘东北、华北、西北,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相当于浙、赣、湘、黔、滇五省跨度之和。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内蒙古很远,首府呼和浩特距离海南岛3000多公里,从最东北的呼伦贝尔驱车到广州要3900多公里。这种“远”的印象,的确有地缘因素,但更多是对内蒙古的误读。  相似文献   
26.
纳卡问题在外高加索格局中是一个核心的冲突问题.冲突的由来是历史上沙俄帝国占领卡拉巴赫后实行的种族地缘政治战略,帝俄政府通过大规模的移民改变了当地的民族结构,从而埋下了日后冲突的根源.苏联解体后,虽然国际社会参与调解冲突,提出了多种方案,但纳卡问题迄今毫无进展.纳卡问题的存在对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双方的政治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2009年中国正式提出高铁海外输出战略,计划建成以中国为起点,贯穿欧亚大陆,串联东南亚的三条跨国高铁走廊。随后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高铁输出提供了新的契机。由于世界范围内不断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高铁输出也被日本政府视为实施"经济成长战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中日双边关系陷入"政冷经冷"的局面,日本对中国高铁海外输出持以竞争立场。日本针对中国高铁海外输出采取了种种具体的竞争措施,从而导致中国高铁的"出海"征程荆棘满布,纵有所得却也难言全胜。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日本都将对中国高铁的海外输出的进展构成严峻的考验,因此中国在推进高铁输出的进程中,既要准确把握日方所扮演的角色,也要妥善应对来自日本方面的影响和竞争。  相似文献   
28.
王开明 《奋斗》2012,(8):64-64
一、转变观念,调整思路,高水平定位旅游名镇北极旅游名镇建设一度受制于“修旧如旧”建设思路而进展缓慢。地县两级及时调整开发策略,依托“中国最北、龙江之源、神奇天象、圣诞世界”四大旅游核心竞争力,将北极村定位为集找北寻源、养生度假、冰雪体验、会议科研于一体的现代旅游名镇,打造以“找北、朝圣、寻源”为代表的旅游品牌。在规划创意上,  相似文献   
29.
邝梅 《东北亚论坛》2015,(1):21-29,127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东亚FTA一直滞后于欧美地区。近年来,东亚FTA非均衡、多层次的FTA格局进一步强化。中日韩FTA进展缓慢,RCEP与TPP交叉重叠,双边FTA层出不穷。影响东亚FTA格局的因素不仅是FTA的经济收益,地缘政治的新变化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适应后金融危机与后冷战时期"再全球化"和多极化加速发展的趋势,中国应加强东亚FTA战略与安全战略的协调,在促进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安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实现东亚FTA的整合。  相似文献   
30.
黄凤志  武星 《唯实》2015,(1):91-94
东北亚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依托地区,东北亚海域是中国崛起走向世界的战略通道,也是中国与美日等国交往的地缘政治互动的前沿空间,中美日地缘政治空间的折冲汇聚在此。而冷战遗留未决问题、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走向前景问题、中日战略抗衡问题凝聚了具有"火药桶"意蕴的"朝核问题"、"钓鱼岛问题",使得2014年东北亚政治与安全形势仍将运行在安全困境"无解"的时空。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东北亚地缘政治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