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62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9 毫秒
21.
若纪 《廉政瞭望》2010,(6):64-64
阿坝州若尔盖县班佑村,是红军长征过草地第一村,是若尔盖县纪委监察局的帮扶村。2009年,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藏族聚居区民生工程实施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藏区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为深入推进“牵牧民手、贴牧民心、助牧民富”牧民定居行动帮村联户工作,若尔盖县纪委监察局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相似文献   
22.
董道如 《黄埔》2007,(1):23-23
2006年12月12日,江苏省定居台胞和黄埔亲属自主创业经验交流会在南京举行。90余位来自各条战线的定居台胞和黄埔亲属以及江苏省台联、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和省黄埔亲属联谊会的负责人、各市统战部门的同志参加了交流会,省黄埔亲属联谊会副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南京栖霞建设董事长陈兴汉,海门台胞范淼森等10位定居台胞和黄埔亲属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创业经验。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周珉出席会议并讲话。周珉部长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定居台胞和黄埔亲属在实现江苏省“两个率先”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她指出,这次经验交流会既是一次难得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也是展现我省统一战线中定居台胞和黄埔亲属这两个特殊群体的自身形象,扩大社会影响的良好机遇。她要求有关部门要切实为自主创业者提供政策上的指导,让定居台胞、黄埔亲属这两个特殊的统一战线群体更具活力,为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江苏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3.
龙严 《新疆人大》2010,(12):8-11
为掌握自治区草原退化及牧民定居的实际状况,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今年初确定了专题调研计划。9月中旬,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由常委会副主任乔吉甫带队,深入北疆地区的  相似文献   
24.
25.
《中外法学》1984,(6):58
<正> 印度支那难民定居状况,总的说来:不见好转。越南共产军压迫印度支那已经渡过9年了。在这期间。大约有150万难民,为了寻求自由,好不容易逃出本国。1983年末,世界各国接受印度支那难民状况如下:  相似文献   
26.
吴平 《今日民族》2005,(5):21-24
五百多年前,青海湖畔的一支游猎民族南下澜沧江河谷,辗转迁徙到今天云南省临沧市的南美一带,住在深山老林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自称“拉祜”,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拉祜族”,1987年,这里正式成立了南美拉祜族乡,从此,南美拉祜族结束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定居下来,南美拉祜族山寨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南美拉祜族乡位于临翔区西部的高寒山区,距离县城48公里,全乡有28个村寨,4万多人。适应游猎生活的需要,南美拉祜族的住房是原始吊脚楼,称为“木掌楼”。按习俗,盖一间木掌房的木料要由一棵树改锯出来,其中包括长3、5米左一棵树撑起的“土掌楼…  相似文献   
27.
贝都因人(Bedouin)系游牧的阿拉伯人,以部落为基本社会结构,在中古初期为阿拉伯半岛的主要居民,处于水源、牧场公有的原始公社制阶段。他们大多逐水草而居,以养驼、养羊、狩猎、掠夺为生。目前,在以色列约有10多万贝都因人,他们在一个高度文明、高度现代化的国家中生存,必须面对并接受现代文明的挑战。  相似文献   
28.
我国长期存在具有两种身份的华侨特殊群体,他们长期生活在国外,具有很强的回国(入境)和定居(落户)的意愿,新冠疫情下表现尤为明显。他们在入境和回国落户过程中碰到一些障碍,如无法入境、入境后受到处罚或入境后无法落户。通过采取合理性措施限制入境权、尊重华侨解释说明权、区分不同情形按照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落户、尊重华侨落户选择权等方式保障此类华侨的回国定居权。  相似文献   
29.
谢徽  陈亮  张强 《重庆行政》2015,(4):69-71
监视居住制度是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前苏联照搬过来的制度。有学者认为该制度存在适用条件模糊、界限难以把握等问题,主张取消该制度。[1]也有学者认为,该制度是否保留,取决于是否有其他强制措施可以取代它,有则可以取消,反之则不可。[2]新刑诉法不仅没有取消该制度,反而增加了该制度的条款,明确了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制度,这表明该制度在刑事诉讼中具有其生命力,体现了新刑诉法中保障人权的基本价值要求。针对其适用条件,现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30.
故乡的模样     
<正>今年,我们办公室新分配了几名内地来新疆工作的大学生,每逢节假日,他们因路途遥远不能回家,所以很想念自己的故乡,流露出浓浓的乡愁。触景生情,激起了我对故乡的思念。我出生在一个僻静的小村庄里:从乡间的小路,我走出了村庄,上学、工作,直至在外生活定居。但故乡的模样,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