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82篇
中国共产党   173篇
中国政治   298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6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21.
马霁鸿 《前进》2002,(7):48-48
捐赠也得出以善念,讲究方法,尊重受赠人的尊严,否则,极有可能刺伤受赠人的心灵,使之丧失志气,滋生惰性,甚至破罐子破摔,捐赠这一善举也就成了美好的恶行。  相似文献   
822.
浅谈对尸体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良 《中外法学》1994,(3):35-37,48
<正> 据报载,某地殡仪馆因烧错一具尸体,被死者亲属诉至法院,旋即被判决赔偿亲属损失并赔礼道谦。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还发生一起一家大医院解剖病员尸体作病理分析而被病员亲属以侵权起诉的案件,此案是全国首例因医院解剖尸体被起诉的案件,引起自治区和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当地法院已判定医院败诉。据笔者所知,还有地方发生过殡仪馆错发、遗失死者骨灰而引起诉讼的案件。可以预料,此类涉及尸体的案件,以后还会发生。这些案件,涉及尸体的法律属性、亲属的权利、处理尸体的有关部门的权利义务等问题。由于我国法律对这些问题尚无明确的规定,固有加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823.
倡导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岭南学刊》2006,(5):101-102
由广东省伦理学学会和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倡导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召开。来自高校、社科联、党校系统的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现将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学术腐败的基本内涵。省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省社科院副  相似文献   
824.
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评马修的“尊严价值理论”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在西方程序正义理论史上 ,马修的“尊严价值理论”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尊严价值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基本要点 ,指出这一理论的最大价值在于论证了正当程序的直觉意义 ,并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中为程序正义价值寻找到理论上的根据。作者认为 ,在论证程序正义价值的独立性问题上 ,马修的尊严理论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 ,对程序正义价值的意义作出了全新的解释。作者还基于中国长期存在的“重实体 ,轻程序”甚至程序工具主义的现实 ,阐述了“尊严价值理论”对中国法学研究及法制建设方面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25.
“人的安全”概念的提出促使人们对安全内涵和如何提供安全进行更深刻的思考。但是,人的安全概念提出后引发了很多争议,也产生了不少误区,其中之一就是将人的安全中“免于恐惧的自由”与“免于匮乏的自由”相互对立起来,以至于将前者视为西方的概念而后者为东方的概念。在这种话语中隐含了“免于恐惧的自由才是人的安全中优先考虑的因素”,其产生的后果是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的贫困、饥饿等严重危害人的尊严的安全问题可能被置于安全考虑范围之外。回顾人的安全概念之争,探讨人的安全的核心理念及其相关概念,比如安全与发展、直接暴力与结构暴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矫正这种误区,并证明人的安全概念既不是西方的也不是东方的,它是以人类最基本的价值、需求和尊严为中心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和道德说服力的综合性理念。这种综合性界定自然要求安全维护的方式不应停留在被动和短期应对层面而应寻求早期预防、长期建构、能力提升等积极手段以便实现“积极安全”。  相似文献   
826.
“以人为本”作为日常生活语言何以可能成为法律语言,进而体现在宪法文本中?从比较法的视野考察,上述问题并不具有独特性,西方宪政话语中的“人的尊严”范畴早就已经完成了从日常语言到宪法文本条款的变迁过程。通过探讨西方宪政历史中“人的尊严”条款入宪的过程及其法律涵义,可以理解我国当下宪政话语中的“以人为本”的可能意蕴。  相似文献   
827.
用工荒,转型中国的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策划人语自2004年以来,用工荒成为每年开春媒体的例牌报道内容。而今年的情势,似乎又显得格外严重,珠三角缺工的人数已从当年的15万激增到了200万,缺工的种类从技工蔓延到普工,缺工的区域也深入到了内地甚至边远的省份。对于长期生活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这类话语体系下的中国民众而言,这幅图景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和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828.
誓死捍卫法律尊严,湖南法院英模频出。在全国政法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中,湖南法院系统严格执行中央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要求,涌现出周春梅等政法英模,彰显了新时代湖南法院队伍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昂扬风貌。追溯英模精神的力量之源英模事迹撼天动地,英模精神催人奋进。周春梅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育成长的优秀干警,是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坚守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捍卫法治原则的杰出代表,是人民法院队伍在本职岗位上履行使命的先锋模范,是伟大建党精神盛开在红色热土上绚丽的法治之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