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316篇
中国共产党   99篇
中国政治   168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党建文汇》2005,(6):13-13
1.四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四平战役纪念馆,四平革命烈士陵园,四平烈士纪念塔)。  相似文献   
12.
一、文人知识与诗性裁判 “古代法学全都是诗性的,……古罗马法是一篇严肃认真的诗,是由罗马人在罗马广场表演的,而古代法律是一种严峻的诗创作。①”古代中国也不例外,文官治国的传统由来已久,士人治国是“学而优则仕”的应然之道,经邦济世乃是文人士子的最大抱负,而通过文官进行国家治理是传统中国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3.
王立民 《法学》2016,(4):93-98
中国传统的律学研究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法学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方法曾获得很大成功,以致中国传统的律典不断颁行,持续向前演进。唐律是中国最优秀的传统律典之一,其中的"疏议"是对律文研究的成果,从中可以透视出中国传统的律学研究方法。中国传统的这一研究方法借鉴于传统经学的研究方法。这是一种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研究方法,唐律的立法者借鉴了这一方法并运用在律文的研究之中。中国传统律学研究方法中解释的主要依据有儒家经句、令格式、公理和专业知识等。它们都具有合理性、知识性和权威性,能起到解释依据的作用。中国传统律学研究方法的解释成果可以分为有效解释和无效解释,它们的法律效力也不同。中国传统律学研究方法与现代法学研究方法有所区别,前者主要以训诂和考证为主,后者则十分多样,还形成了证明主义、怀疑主义、概率主义、证伪主义等学派。中国传统律学研究方法至今仍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洪丰  林墨 《公民导刊》2016,(6):13-13
正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审查和监督财政预决算,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一项重要法定职只权,也是人大发挥监督职权的题中应有之义。一直以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预算监督工作高度重视,在不断提升预算审查监督实效的实践中,努力构建规范完整的预算审查监督法制体系、促进预算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始终是首要任务。2004年,市二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重庆市市级预算监督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青海省法律援助工作以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为根本,注重落实政府责任,加大便民服务力度,强化监督管理、不断增强保障水平,法律援助提供能力显著增强,职能作用有效发挥,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落实政府责任,法律援助纳入党委政府民生工程。为有效落实法律援助政府责任,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良好政策保障,2007年青海省综治办印发  相似文献   
16.
王晓滨  张旭 《北方法学》2015,9(2):47-54
根据结构功能相关律,作为由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系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当具有结构上的合理性与功能上的合理性。为此,应当以"治理行为结构"与"反馈行为结构"解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根据"日常良性互动思想"解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与犯罪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实现社会治安治理工作的治理模式由平面型向系统型转变、治理权限由国家垄断向公民参与转变、治理方式由法律的事后控制为主向社会的事前预防为主转变。此为新时期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2014年下半年的一天,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收到一份"红头文件",其内容是要求当地公安部门"关注解决"一起案件。徐州警方感到十分蹊跷,经顺藤摸瓜发现,这个"红头文件"是伪造的,而所谓的"巡视组随行记者"也是个冒牌货。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马年,我的本命年,又该扎红腰带了。在古老的传统中,本命年又称"坎儿年",本命年扎红腰带——俗称"扎红",就是顺顺当当"过坎儿",寄寓着避邪趋吉的心愿。故而每到本命年,母亲都要亲手为我"扎红"。记得12年前我甲子岁,母亲已86岁,却早早为我准备好了红腰带,除夕那天,亲手为我扎在腰上。那一刻,母亲笑着、我笑着、屋内他人也笑着,我心里深深地感动。所有孩子自出生一刻,母亲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孩子的健康与平安,这心愿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执着不灭;而我竟有如此洪福,60岁还能感受到母亲这种天性和深挚的爱。  相似文献   
19.
刘典 《法律与生活》2012,(20):46-47
盗贼这个角色在我们的生活中耳熟能详。在冯小刚的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说他最看不起打劫的,“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为何?因为黎叔是“偷儿”,而“偷”里面可是大有文章的。不管是打劫的,还是“偷儿”,在古代,有一个词概括得好,叫“盗贼”。 盗本是“贼”,贼本是“盗” 在现代汉语词义中,“盗”这种行为通俗地讲就是小偷。可是,在古代却完全不同。严格而言,“盗”和“贼”是指两种不同的行为,古之“盗”多为窃盗之人;古之“贼”,皆谓强盗。在中国古代,经常用“贼”来称呼强盗;“盗”则不同,虽然有时它能够同时指称小偷与强盗两种人,但主要是指前者。古之“盗贼”只是偶尔才会指称盗与贼两种人;今之盗贼则往往既指称小偷,也指称盗贼。  相似文献   
20.
日德意等国见死不救要判刑"见死不救"在日本法律中被称为"遗弃罪",日本刑法的第217条至219条对"遗弃罪"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规定。其中关于"遗弃罪"的定义是:需要保护的老年人、幼儿、身体残疾者或病人等,有生命、身体安全得到保护的权益。对于采取距离上疏远等手段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