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106篇
中国共产党   90篇
中国政治   159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学习型组织是由信息社会催生、顺应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现代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意味着管理理念的根本变革。正是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操作性强的新型管理理论,为企业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实现了管理理论与实际的零距离接触,引导美国经济走出20世纪80年代的网境,再次进入到一个较为繁荣的时期。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来,  相似文献   
32.
刑事源流电子学派以犯罪与刑事法学的经纬问题为研究对象而组建 ,主要以涉源、涉流、涉界、涉边、涉新等五涉课题 (即高难新课题 )为己任。“源”主评析继承 ,“新”主吸养创新 ,以对源流的时间研究为纵轴 ,以对界边的空间研究为横轴 ,强调分门别类甚至有相互冲突的法律问题 ,在一定时空范围或层面上的相互联通、整合和一体化。  相似文献   
33.
赵玉 《理论前沿》2006,482(17):20-21
现代派文学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在文学观念和创作方法、表现技巧上的重大突破和更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发展历史可分为酝酿期、确立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4.
民俗心理惯性是民族共同体成员经过长期的生活和实践积淀下来的相对稳定的民族心理素质。它决定着法的起源与发展。作为价值理性层面意义上的民俗心理惯性,在法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势必以其内在精神张力引导、制约着工具理性层面意义上的法律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35.
HARVARD Universityis synonymous withlearning excellence,honor and wealth,but to me the namehas more poignant associations. Itstirs up memories of a personfrom my childhood, an ordinaryChinese teacher whose refusal tobetray his beliefs eventually costhim his life.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1966-1976) myparents worked at an elementaryschool in Harbin, HeilongjiangProvince. Peng Junlong was their  相似文献   
36.
《法人》2011,(5):10-12
4月22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英国路华公司诉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下称"商评委")"陆虎"商标争议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撤销了国家商评委原涉案裁定,  相似文献   
37.
"情况说明"随着司法实践的需要应运而生,从"两个证据规定"开始,刑事诉讼的规范层面开始将其纳入法条,然而在接下来包括2013年《刑事诉讼法》和《高检规则》等规范中,"情况说明"的证据能力一直摇摆在承认与否定之间。在理论的维度里,关于"情况说明"是否具有证据能力的讨论从未终止。反对者的观点太过注重证据的法定形式,且"一刀切"的做法太过武断。赞同者将"情况说明"进行类型化分析,可以有助于把握每一类"情况说明"的特点,然而"相对否定派"和"相对肯定派"在对待"程序类情况说明"和"证据类情况说明"的证据能力时出现了分歧,其中"相对否定派"未能准确把握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范围。  相似文献   
38.
崔蕾  石兰思 《学理论》2009,(20):175-176
本文对清代的云间词派做了简要介绍,因为云间词派出现较早,对其他词派分别有或大或小不同程度的影响,若从这些方面一一说明内容颇多,因此,本文只在云间词派的创作风格、主张、分支、代表人物等几个主要方面做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39.
晚清礼法之争时期,礼教派和法理派在驳斥对方或为自己辩护时,“认真对待风俗习惯”成为支撑各方观点的重要言说和本土资源。然而,此前历代政法实践长期存在移风易俗的传统,习惯在王朝固有治理模式中常被视作改造或排斥的对象。习惯在晚清礼法之争中凸显其重要性,主要原因是礼教派以新法不合风俗习惯作为反对法理派的重要“武器”。在具体言说中,礼教派以纲常伦理置换了风俗习惯的内涵。法理派则参照西方重视习惯的立法与法制传统,试图以地方习惯作为立法资源和对礼教派的回应,并主持推动了大规模的习惯调查。不过,争论的双方都认同自上而下的国家主义立法模式,因此,习惯在近代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40.
二战后 ,日本文坛出现一批对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批判反省的文学派别 ,但由于这种批判缺乏深刻性 ,反省缺少自责性 ,导致了日本战后文学理念基础的不坚实。“无赖派”正是在这样的文学理念基础上出现一个对未来表现出迷惘的派别。这一派别的作家是以自虐的态度来表现二战后日本战败社会的混乱与凄凉景象的。他们的文学作品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日本战后的政治、道德、伦理、思维意识等社会观念 ,也反映了日本战后文学战争认知理念的迷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