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篇
  免费   21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2篇
法律   876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105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2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0 毫秒
31.
囿于传统的分类方法,以及时推定基础的单一化解释,我国学术界对于推定的研究尚处于比较浅的层次,司法实践中推定的适用也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推定的基础应为政策考量与价值权衡而不仅仅是盖然性.从多元的推定基础出发,可以将推定分为政策保护型推定、政策负担型推定、规则预设型推定以及纯粹盖然性推定.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从一起农业机械产品“伤人”事件切入,对产品责任,尤其是农机产品责任纠纷的性质、举证责任分配、赔偿范围以及产品召回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广大农机产品消费者如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33.
刘瑜  李锦阳 《法制与社会》2013,(28):34-34,36
检察办案人员主要是负责对案件实施侦察、审查批捕、提起公诉等,而检委会主要是针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以内部决定的形式,对案件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做出决定。检委会的组成、会议内容和决定文书不对案件当事人公布,但是处分了案件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因此如何保障检委会在缺乏外部监督的环境下公正司法是一个制度难题。本文拟分析检委会委员回避制度价值和缺陷,提出完善检委会委员回避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婚姻财产制度的诉讼中涉及经济问题的诉讼案件明显增多,我国现有《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中对于夫妻债务制度的规定面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诸多情况显得力不从心。本文从一些审判实务中的具体案例出发,通过对比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探究这些实际问题的根源所在,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  相似文献   
35.
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对外举债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还是举债一方个人债务,不仅涉及到夫妻个人的利益,而且直接关系到第三人的利益。伴随着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陷入了"交易安全保护说"和"夫妻之中  相似文献   
36.
商标争议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可以因当事人提交新的证据、法院依职权取证等情形引起的举证范围的改变而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容易导致司法权与行政权的混淆、原告的利益受到侵害、法院的裁量权失去约束,从而影响司法公正。为维护司法权威,平衡各方利益,法院对待商标争议举证责任,应恪守"以法律审为原则,以事实审为例外"。  相似文献   
37.
"举证责任倒置"的概念化与命题的中国化,折射了理论研究的盲从及裁判实践的功利化倾向。我国民事举证证明责任分配承袭且实际沿循了"规范说"原理。"举证责任倒置"是一个具有历史合理性,且随实体法配置举证责任的成熟化应逐步隐退的概念。隐退或转化的逻辑在于"倒置—修法—正置",即被"规范说"开放体系吸纳的过程。它并非是"新的"另类特殊规则,实体法规定一方当事人对某要件事实的举证责任,只是借由实体法规范将具有减轻或免除责任情形的举证责任"具体化"于该方当事人而已。实则是立法者将客观举证责任的预先配置权集于自身,体现的依然是"规范说"之逻辑。在方法论层面,法官适用举证责任分配法则时,应严格按照位阶的高低适用,适用客观举证责任分配时不享有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38.
39.
审判实践中,我国各海事法院、一审和二审法院就海上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如何适用"受诉法院所在地"问题上意见不统一。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其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对比分析我国不同法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操作原则,提出将"受诉法院所在地"理解为实际审判法院或法庭所在地,根据赔偿权利人的诉求让赔偿权利人对其主张负"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举证责任,以期对这一问题在全国法院得到适用上的统一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0.
罗永怀 《法治纵横》2013,(17):35-38
刑事自诉案件与刑事公诉案件的控辩双方力量对比是不同的,公诉案件是国家与个人的对抗,自诉案件是个人与个人的对抗,两者的举证责任分配不同,需要合理分配自诉人与被告人的举证责任,使刑事自诉案件的举证责任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