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4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刘邓 《半月谈》2020,(6):80-81
银行卡在钱包里妥妥放着,手机也在身边,没扫二维码,也没点短信链接,没有接到诈骗电话,也没有泄露验证码,可就这样,银行卡里的现金仍不翼而飞。近年来,多省市频频曝出利用“嗅探”技术和设备侵犯私人财产的新型犯罪,卡里的钱被不法分子远程盗刷,这给公民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不法分子是怎么盗刷成功的呢?钱存在银行还安全吗?  相似文献   
72.
73.
《中国律师》2014,(5):88-88
4月3日,浙江省司法机关首个以律师接待为主要功能的微信预约平台“北检律师接待”在宁波市江北区检察院正式上线。除了传统的电话、现场预约外,到江北检察院办案的律师有了一条全新的预约通道。  相似文献   
74.
李志国 《法治纵横》2014,(10):61-61
共青团农场司法所微信公众平台开通运行。职工群众只需要登录微信,搜索官方微信号“wjqgqtncsfs”或者扫描二维码,就能够每天收到司法所提供的最实用、最有效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75.
苏建军 《小康》2015,(3):64-66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谁先切入占领用户的手机桌面,谁就是明日霸主!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企业成了电商的"附庸"、"帮工"、"试验地",越来越不景气,愁闷苦闷不已。为避免此情况加剧,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及移动化的趋势速度加快,传统零售业势必要加快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启动更有趣、更方便的新消费型态,开启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的新路程,投入更多信息化与自动化的建设工作,以全面加强零售业未来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6.
涉二维码诈骗犯罪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维码诈骗新型犯罪自出现以来,快速蔓延,呈持续上升态势。当前涉二维码诈骗犯罪形态多样,常见的有伪造缴费类、混淆付款类、恶意链接类、木马病毒类、修改金额类;侦查工作中取证难、抓捕难、追赃难。治理涉二维码诈骗犯罪,公安一家打不胜打,孤立难撑,只有多方参与,多策并举,从法律、技术、制度等层面综合施策,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协同治理,才能把握主动,赢得拐点,取得全胜。  相似文献   
77.
移动支付下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二维码支付。扫码支付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交易的效率,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也衍生出一系列的弊端。近年来,通过偷换二维码来获取非法利益的案件逐渐增多,但对其应该如何定性,法学界存在争议。从整体而言,争议的双方分别持诈骗罪或者是盗窃罪的观点。一般认为,盗窃罪属于违背被害人意志取得财产的犯罪,被害人无处分行为和无处分意识;而利用被害人有瑕疵的意志则属于诈骗罪的范畴,并且被害人有一定的处分意识和处分行为。两罪区分时,被害人是否有处分意思和处分行为是两罪区分的核心因素。通过采用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梳理两罪构成要件及其重要的区分要素,结合刑法理论和实践分析,最终认为偷换二维码的行为应该构成盗窃罪。  相似文献   
78.
正新年刚过,一则新闻爆炸似地在一师四团这一边陲小镇传开:"杏花鸡也有自己的log了,通过脚环上的二维码能清晰找到出产地,头批3万只农超对接合同已顺利签约。"城里人到乡下买鸡,这已不是新闻。12年前,四团在退耕还林的土地上引种吊干杏,就开始思考林下经济的同步发展,目前以杏花鸡、天山雪兔为首的特色禽畜养殖,与树上的吊干杏一道,成为职工创新增收的"双驾马车"。而新近落成的四团畜禽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79.
尝试利用一种新的方式,使用适当的数字水印算法,将当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二维码图像信息在视频录制过程中融合进视频监控资料当中,用以判断视频资料是否具有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80.
正开通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提供诉讼服务,公开裁判文书接受监督,上线官方微博与网友互动交流。年终岁末,北京法院司法公开工作全面提速,努力打造司法公开和诉讼服务平台,实现"阳光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2013年12月31日,北京市高级法院院长慕平按下启动按钮,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正式上线。自2014年1月1日起,北京市三级法院将统一上网公开裁判文书,并通过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实现部分审判流程、执行信息公开,同时试运行网上立案、电子送达服务。诉讼群众可通过登录网址www.bjcourt.gov.cn进行查询操作。据介绍,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实现了法院要闻、法院公告、裁判文书、审判流程、执行信息、法官信息、参阅案例、开庭信息等八项公开和案件查询、诉讼指南、法院指引、网上立案、法规查询、文书样式、指导文件、诉讼工具、数说审判、视说诉讼等十项服务。北京法院还同步开通手机等移动终端诉讼信息服务,社会公众可在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上通过扫描北京法院诉讼信息服务APP二维码实现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