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篇
  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5篇
法律   245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60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9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根据已发表的纤连蛋白结合蛋白(fibronectin-binding protein,FNZ)基因(fnz)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EZ)ATCC35246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fnz基因,并定向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中。重组质粒pET-32a(+)-fnz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Western-blot检测后进行纯化,得到了74ku的纯化蛋白。以纯化的FNZ与ISA206佐剂以1∶1的体积比混合后免疫ICR小鼠,每只小鼠背部皮下多点注射120μL(含蛋白22.5μg),14d后以同样方法进行加强免疫。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FNZ免疫组小鼠的血清FNZ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其他3个对照组。二免后第15天小鼠腹腔注射ATCC35246菌液5.0×105 CFU(10LD50),观察注射后10d内小鼠的临床表现及存活状况;结果显示,FNZ免疫组小鼠的存活率为62.5%,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0)和空白对照组(0),但低于SEZ灭活疫苗免疫组(87.5%)。结果表明,FNZ可使免疫小鼠对SEZ的感染产生一定的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利用上转换发光免疫层析技术(UPT-LF)建立一种尿液中吗啡(MOP)及甲基苯丙胺(MET)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系统评价。方法以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UCP-NPs)作为生物示踪物,竞争模式免疫层析作为检测平台,建立可对尿液中MOP及MET进行定量检测的UPT-LF,即MOP-UPT-LF、MET-UPT-LF。以MOP-UPT-LF为代表,评价UPT-LF对痕量毒品检测极限,通过系列浓度标准品测定,评价定量检测能力。根据常规检测阈值,调整MOP-UPT-LF及MET-UPT-LF检测敏感性及线性范围,并评价其定量检测能力。以LC-MS、GC-MS分别作为MOP、MET检测的金标准,以胶体金免疫层析作为对照,对执法现场收集尿样进行检测,确定UPT-LF定性检测性能。对系列浓度MOP模拟阳性样本同时进行LC-MS及MOP-UPT-LF定量检测,对系列浓度MET模拟阳性样本同时进行GC-MS及MET-UPT-LF定量检测,评价UPT-LF定量检测性能。结果在痕量检测条件下,MOP-UPT-LF敏感性可达1ng/m L,线性范围为1~5000ng/m L(r=-0.98172,P<0.0005)。在常规检测条件下,MOP-UPT-LF敏感性为50ng/m L,线性范围调整为50~3000ng/m L(r=-0.98464,P<0.0005);MET-UPT-LF敏感性为100ng/m L,线性范围为100~5000ng/m L(r=-0.99964,P<0.0005)。就定性检测而言,MOP-UPT-LF及MET-UPT-LF均较优,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为100%,与胶体金结果一致。就定量检测而言MOP-UPT-LF及MET-UPT-LF与定量确证方法LC-MS及GC-MS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MOP-UPT-LF、MET-UPT-LF方法,在满足快筛试剂快速简便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现场快速定量检测,为尿液中毒品的现场快速定量检测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3.
红细胞免疫功能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吴达武李平张梅(安徽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合肥230038)关键词:红细胞免疫功能;中医药科研1981年Siegel首先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概念〔1〕,认为红细胞不仅可载输气体以维持呼吸,而且有免疫功能,如识别和储...  相似文献   
84.
将 4 7只 2 8日龄SPF鸡分为 4组 ,第 1~ 3组为试验组 ,每组 12只 ,分别肌肉注射禽流感H9亚型灭活油乳剂疫苗 0 .1、0 .3、0 .5mL/只 ,第 4组 11只为对照组。各组鸡在免疫后 1、2、3周采血 ,测定H9抗体水平 ;在免疫后 3周用 1∶10稀释的AIV H9N2攻毒 ,0 .2mL/只。攻毒后第2、3、4周继续测定H9抗体水平 ,观察了疫苗对鸡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 ,0 .5mL/只剂量的免疫效果比 0 .1mL/只和 0 .3mL/只剂量的免疫效果好 ;攻毒用的AIV H9N2的致病力低 ,对所有试验鸡均不致死。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芪丹通脉片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GLUT1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n=6),即正常组、假手术组、单纯模型组、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恬尔心组,各组均用9.0 g/L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成等容积药液灌胃7 d,每日1次,采用冠脉结扎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完全闭塞40min再灌注4 h后,速取再灌注区心肌组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细胞GLUT1的表达。结果:单纯模型组心肌细胞膜GLUT1蛋白明显表达,细胞中总GLUT1含量较正常组增加;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和恬尔心组心肌细胞膜GLUT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细胞中总GLUT1含量较单纯模型组增加。结论:芪丹通脉片能明显增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总GLUT1的表达,并促进其向细胞膜转位,从而起到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防毒常识     
杨子 《观察与思考》2006,(12):21-24
<正>毒品种类一,麻古其主要成分是冰毒,是一种加工后的冰毒片剂,属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很强的成瘾性。服用后会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极度兴奋,能大量耗尽人的体力和免疫功能。二,咖啡因  相似文献   
87.
洛克 《现代领导》2007,(4):41-41
治病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是相辅相成的。疾病的发生与病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按照药方服药并配合行为处方治疗,疗效才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8.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运动功能紊乱为主.FGID表现多种症状,情况复杂.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针灸防治功能性胃肠病有良好的疗效,特别是针灸对胃肠动力的调整作用更是关注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皮肤挫伤修复过程中,核转录因子(NFkB)P65在挫伤区不同时间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挫伤后0h、3h、6h、9h、12h、1d、3d、5d、7d、10d的大鼠皮肤挫伤组织中NFkB P65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伤后3h,挫伤区内浸润的少量多核粒细胞的胞质中NFkB P65呈弱阳性表达,阳性率为(3.20%±0.15%);伤后6h,阳性表达增强,阳性率为(11.33%±0.88%);伤后12h,表达继续增强,阳性率(75.67%±0.82%);伤后1d,在浸润的几乎所有单核细胞和多核粒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均可见NFkB P65呈强阳性表达,阳性率为(97.33%±0.88%),表达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结论 大鼠皮肤挫伤修复过程中,NFkB P65在挫伤后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NFkB P65在挫伤区内多核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呈规律性变化,可对挫伤时间的推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鸡球虫疫苗1号的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鸡球虫1号苗(LCV-1)以1头份/只和5头份/只剂量分别免疫10日龄伊莎褐公雏,并设攻虫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2个免疫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死亡,其相对增重率分别达96.27%和95.17%,而攻虫对照组的相对增重率为91.21%,与免疫组相比差异显著;2个免疫组攻虫期间平均OPG值分别为1.001×105和1.63×105,而攻虫对照组为2.118×105,2个免疫组与攻虫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2个免疫组间比较,免疫1组比免疫2组的平均增重高1.1%,差异不显著;免疫期间平均OPG值免疫1组比免疫2组小53.08%,差异极显著,攻虫期间前者比后者小38.59%,差异显著。从总体看,免疫1组的剂量比免疫2组的安全可靠,免疫保护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