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96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52篇
各国政治   138篇
工人农民   306篇
世界政治   6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23篇
法律   4457篇
中国共产党   3291篇
中国政治   4047篇
政治理论   1397篇
综合类   239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1135篇
  2013年   1152篇
  2012年   1429篇
  2011年   1540篇
  2010年   1410篇
  2009年   1442篇
  2008年   1585篇
  2007年   1273篇
  2006年   1119篇
  2005年   898篇
  2004年   742篇
  2003年   566篇
  2002年   535篇
  2001年   442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51.
公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长期以来未被国家立法和司法实践真正的认识、理解和运用。吴希碧诉湛江市霞山区人民政府侵犯经营自主权案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但该案所体现出的信赖保护原则一直未被发掘。本文详细分析了信赖保护原则的具体适用情形,认为信赖保护原则的核心价值在于具体案件中的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衡量,并透过具体案件评析揭示了信赖保护原则的实质。  相似文献   
152.
153.
最能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部门在哪里?本文将为你释疑。  相似文献   
154.
“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是江泽民“七一”讲话的一个重要思想。本文从什么是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为什么要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以及如何践行这一要求的角度,浅述重读“讲话”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5.
构建和谐社会须重视人的精神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也是利益矛盾能够得到有效化解的社会,因此,它必须重视人的精神利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精神利益对协调利益关系、加强道德建设、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的活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忽视人的精神利益。  相似文献   
156.
随着社会的发展,程序主体的利益实在化逐渐成为构建独立性、自主性诉讼程序的关键性问题,程序利益亦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程序利益作为一种独立的利益形态,反映出程序主体的特殊利益需求,其在诉讼程序中表现出的独特本性和功能,直接影响到民事诉讼程序的架构与运行。  相似文献   
157.
谁能代表人民的利益,谁就能赢得民心.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人心向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8.
岳洁 《仲裁与法律》2002,(4):123-139
在国际贸易中,交易磋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买卖双方就买卖商品的有关条件进行协商以期达成交易的过程,称之为交易磋商。它是贸易合同订立的基础,没有交易磋商就没有合同,交易磋商直接影响到合同的签订及以后的履行,关系到双方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59.
本文的轻微刑事案件特指六部委犤1犦《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的:“故意伤害案(轻伤);重婚案;遗弃案;妨害通信自由案;非法侵害他人住宅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侵害知识产权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属于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以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其他轻微刑事案件。”“上述所列八项案件中,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对于其中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受理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  相似文献   
160.
走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之路,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必须将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原则,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坚持这一根本原则。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前从没有过的事情,这就决定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原创性,其中最为核心的一条,就是如何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制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