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7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94篇
中国政治   109篇
政治理论   61篇
综合类   1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在后冷战时代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形成了关于国际安全合作的新安全观,即抛弃冷战思维,进行真正的以缓解安全困境为目的安全合作.安全合作必然涉及到行为体的意图和认知因素,防御现实主义通过研究发现了可以通过合作避免不必要冲突的可能空间.但是在高风险的安全领域,使合作可能变为现实则需要特定的互动模式,在中国新安全观所指导下的安全对话可能是一种可行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2.
新形势下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安全观是对国家安全问题所持有的看法、态度和观点,它随着国家发展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内涵。新世纪以来,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也日益丰富并呈现出新特点: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但并没有取代传统安全问题;国家的外部安全依然重要,而国内安全更为重要;人的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最终目的,而国家安全是人的安全的前提;没有发展就没有安全,但单纯的经济发展并非必然带来安全。新形势下的国家安全观应是全方位的系统安全观。  相似文献   
33.
从综合安全观的视角观察中国政治安全,其面临的主要威胁表现在五个方面:刚性稳定具有极大的社会风险;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消弱;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的威胁;国土安全是中国政治安全的要害;三股极端势力对中国政治安全的威胁。维护中国政治安全的对策主要有:重构国家安全体制是政治安全的体制保障;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在于增强综合国力;维护政治安全,要练好内功;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34.
周明丽 《唯实》2008,(1):87-90
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理论得到新发展,作为国家安全概念新拓展形式之一的人才安全出现了新的特点及其实现要求。应确立人才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35.
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2010年1月在《解放军报》发表《论树立综合安全观》一文指出,胡锦涛关于要牢固树立综合安全观念的论述,是适应时代发展对我国国家安全问题的新概括,是对国家安全规律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安全观的新发展,也是对国家安全战略的新要求。2010年3月《解放军报》又发表了西安政治学院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研究所的《综合安全与和平发展——再论树立综合安全观》一文,再次指出,胡锦涛关于要牢固树立综合安全观念的论述,  相似文献   
36.
谭昆 《传承》2008,(8):122-123
中印这两个历史邻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但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在辛格总理访华之际,再次关注中印之间的发展态势,可以说,发展、矛盾、前景、挑战共存,双方只有增强互信,消除疑虑,才能获得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7.
新形势下的中国国家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传统安全威胁是21世纪国家安全的主要战略对手,人民安全的凸现是当今世界安全的根本特征。中国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是兼具中国古代邪教、会党、民族分离主义,以及国际现代恐怖主义基本特征的内生性民间反政府势力,中国的人民安全将面临更大挑战,中国的战略重点将长期在国内。鉴此,结合当今世界安全的新形势,作者论证了树立人民安全观,以及制定和构建相应的国家安全战略、体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38.
39.
《党建》2014,(5):4-4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4月15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渊,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相似文献   
40.
冷战结束之后,中国国家安全日渐增强,为中国对其总体外交安全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提供了客观环境。中国基于自身所处安全环境的认识和对威胁来源、种类的判断,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作为新形势下指导国家交往的新原则,它将推动中缅关系取得新发展,同时对中国周边外交产生重要影响,有助于打消对"中国威胁论"的焦虑,取得包括缅甸在内的周边邻国的信任。中缅两国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既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也存在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挑战,要求中国与缅甸加强在安全问题上的对话和合作,探索应对新形势下安全挑战的新观念、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