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0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51篇
世界政治   2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7143篇
中国共产党   842篇
中国政治   2490篇
政治理论   528篇
综合类   253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400篇
  2014年   980篇
  2013年   906篇
  2012年   1045篇
  2011年   1125篇
  2010年   980篇
  2009年   1056篇
  2008年   1092篇
  2007年   856篇
  2006年   757篇
  2005年   665篇
  2004年   657篇
  2003年   696篇
  2002年   560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367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域名是互联网络上识别和定位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式的字符标识。作为一种稀缺和有限的资源,在电了商务日益发展的今天,域名与受法律保护的权益(如商标等)之间的争议己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解决这一问题,因特网  相似文献   
72.
刑事和解是指在犯罪发生后,让犯罪人与被害人及其支持者会聚在一起。在协调人的主持下共同讨论犯罪解决方案的一种恢复性程序。会议的通常结果是达成一份犯罪人以某种方式赔偿被害人的协议,同时也希望犯罪人能从与被害人的会见中受益。其目的是恢复犯罪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弥补被害人所受到的伤害,使犯罪人改过自新、复归社会。在全球法律文化交流加速和国内和谐社会建设升温的背景下,刑事和解制度也开始进人我国刑事法学  相似文献   
73.
王戬  汪振林 《法学家》2003,(4):83-87
隐私权是宪法权利,亦是刑事程序基本权.隐私权作为刑事程序调整的重要范围,保护着个人对刑法执行至关重要的有罪或者无罪信息的私有,以及对不让政府插手的个人信息的享有.加强刑事领域的隐私权保护,意味着要在政府的规范需要和个人隐私权益上达成大量开放式的司法平衡,对政府操纵背景条件的能力进行有限限制.漠视隐私权的刑事程序比我们想象的更具有事实性的恶果,其对事实结果的影响可能导致一些不良趋势.为此,应关注作为宪法权利的隐私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属性、价值及作用,加大对我国刑事程序中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74.
《党课》2007,(11):69-69
我是一民营企业的党支部书记,所在支部的一名预备党员因参与赌博,支部准备延长他的预备期或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请问对此该如何履行程序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75.
潍河  志海  宏玉 《法庭内外》2007,(3):61-61
曾任湖北省荆州市中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刘强,通过网络,假装恋爱骗取多名女事主360余万元用于公司“应急”。2007年1月22日,因其当庭认罪,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开庭审理了此案。  相似文献   
76.
在修订后的《公司法》、《证券法》公布实施、股改工作基本完成的同时,社会公众的投资热情普遍高涨,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行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历史的教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保持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再次成为我们十分关注的课题。这里选择了几篇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7.
我国刑事诉讼卷宗移送方式的困境及其改革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彧 《时代法学》2006,4(1):56-59
我国原刑事诉讼法采用的全部卷宗移送方式因易导致法官预断而致庭审流于形式,在刑事诉讼法修改时遭到废弃。新刑事诉讼法采用的部分卷宗移送主义因其改革的不彻底性又产生了种种弊端。部分学者因之提出了借鉴“起诉状一本主义”改革我国卷宗移送方式的思路。但在我国刑事诉讼改革方向尚不明确,起诉状一本主义需要的各项配套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贸然实施起诉状一本主义必然导致制度内部的冲突,甚而会因制度的反作用而产生始料未及的结果。因此,暂缓实行与我国诉讼制度适应性前景无法预料的“起诉状一本主义”,结合我国国情,重塑预审程序,实现庭审法官和预审法官的职责分离,将卷宗移送划分为向预审法官的证据移送和向庭审法官的证据移送是较为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78.
一、未成年刑事司法发展与未成年犯保护 未成年刑事司法的发展史也是逐渐加强未成年犯保护的历史。从未成年刑事司法发展历程看,“刑事司法历史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少强调未成年犯的特殊需要,刑事司法对未成年犯采用了与成年犯相同的诉讼程序,未成年犯与成年犯一样受到刑讯,并接受相同的处罚,如鞭刑、残损肢体的刑罚、放逐、死刑等。”直到19世纪末,随着人们对未成年犯罪认识的深化,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意识的加强,在一些国家内,未成年刑事司法才开始从成年刑事司法体制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79.
朱国斌 《中国法律》2005,(1):34-36,98-102
2003年8月26日,公安部部长周永康签署第68号公安部令,发布了《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并规定该《程序规定》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程序规定》首次对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做了严格详尽的梳理和调整。并充实相关内容,从而将公安处理行政案件的程序性规定集中于统一的规范性文件之中。  相似文献   
80.
王亚新 《中国法学》2007,(5):181-191
通过对最近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一个修正案有关内容进行考察,本文围绕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套程序整体设计的构想。这一构想充分地考虑了审判监督程序与信访制度的内在联系,力图把诉讼内的制度设计与诉讼外的相关纠纷解决机制结合起来。在程序设计上高度重视再审启动的不同途径之间、事由和程序之间、以及程序的不同阶段之间的相互协调,并努力整合制度内的各种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