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35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侦破案件的过程中,通过案件现场反映出的所采用工具的手法特征来进行串并案,可以分析作案人的人身特点及习惯特点,能为侦查破案提供一个可靠的抓捕条件和依据,从而加快破案速度,提高破案效率。本文将对工具手法特征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做一个全面的阐述,分别将对现场中作案工具的同一、破案课题的动作、习惯、位置的一致、现场遗留痕迹物证的同一及与其他常规痕迹综合分析的手法特征串并案件,作了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92.
93.
假象行政行为应当界定为具有行政行为效力外观但实体上不成立行政行为且可归责于国家的情形,这主要包括行政机关未有效送达、行政机关的意思表示存在瑕疵和形式使用错误三种情形。面对假象行政行为产生的事实性效果,受影响的公民应当获得澄清的机会,以消除该行为给自身带来的法的不安定性。行政行为是否成立的不确定性不能给公民造成不利后果。但允许行政相对人对形式行政行为提起撤销之诉会造成出现"行政诉讼意义上的行政行为",不仅违背有效权利救济原则,还会影响行政诉讼类型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94.
杨杰辉 《现代法学》2022,(1):191-204
共同犯罪案件的特征以及实现刑事诉讼价值的目标决定了共同犯罪案件原则上应该并案审理。分案审理只有在两种情形下才可以采用:一种是被告人人数众多、案情复杂,并案审理无法保障庭审质量和效率的;另一种是为保护被告人的利益而有必要分案审理的。分案审理,应该设立科学合理的决定程序:赋予法院分案审理的审查决定权,赋予被告人对分案审理决定的参与权、救济权,明确分案审理违法的程序性后果等。分案审理后,应该保障被告人的对质权,尤其应该赋予被告人对共犯的完整对质权。妥善处理前案裁判与后案裁判的关系,明确前案裁判对后案裁判没有预决效力,最多只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
中央有关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下发将近一年,不少地区会议、红头文件数量减少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切实为基层松了绑减了负,让基层干部能够更多地出实招、干实事。不过,基层形式主义的土壤并未完全铲除,一些减负假象尤须警惕:正式的红头文件少了,便签通知多了,“网络负担”仍有加重趋势,还出现了会议改头换面、降格发文等新情况。  相似文献   
96.
<正>611件519件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截至1月28日20时(大会提案截止时间),大会共收到提案611件。提案委员会对收到的提案进行了审查,共立案519件,作为委员来信转送有关部门参考52件,撤并案40件。肩负使命,共商发展议民生。1月26日-30日,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南宁举行。政协委员们紧紧围绕事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议政建言,共谋改革发展良策,为开创我区"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开放发展新格局贡献智慧和力量。开幕式上,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代表自治区政协常委  相似文献   
97.
《政法学刊》2015,(5):64-71
犯罪职业化、团队化、流窜化趋势明显,系列案件在刑事案件中比重增加,然而系列案件一直是刑事案件侦破中的难点。并案分析行为技术以犯罪形态理论、日常活动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以及理性选择理论等犯罪理论为基础,提出犯罪行为一致性和行为特殊性的假设,结合当代实证分析技术,形成系统、完整的案件合并分析程序,分析影响案件合并准确性的相关因素,作出合理的并案决策,为系列案件侦破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8.
侦查机遇是侦查过程中的意外良机,它存在于每一案件侦破过程的各个阶段。它的出现具有偶然性,但任何机遇都受必然性的支配,侦查工作的任务就是通过偶然揭示案件的本质。侦查主体要具备较高素质,才能抓住机遇,并采取措施诱发机遇的产生。 侦查工作中存在着犯罪分子制造的大量假象。案件假象是从反面对案件本质的歪曲反映,但它是由犯罪本质派生的。假象总是与大量真象同时并存,具有反常性。侦查主体可以识破假象揭示案件本质,还可以利用和制造假象,克敌制胜。  相似文献   
99.
串并案侦查是刑事侦查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从痕迹物证的角度对如何利用现场痕迹物证进行串并案,切实提高现场技术人员的勘验水平、增大技术设备投入来提高现场痕迹物证的发现率、提取率以及必须建立详实的现场信息资料库来提高痕迹物证的利用率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更好地进行串并案侦查提供及时、确凿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侦查实践中常用的逻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实践中常用的逻辑方法主要有排疑法、必要条件法、复原归纳法、并案归纳法、类比推论法和程序碰撞法等.在侦查实践中不断提升和总结各种逻辑思维方法,可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