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30篇
世界政治   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500篇
中国共产党   435篇
中国政治   2148篇
政治理论   477篇
综合类   41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美国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从应急管理的角度来看,凡涉及危及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威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做出反应的,均属于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在美国,由于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规模与所要求的应急资源级别不同,因而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也对其具有不同的界定标准。美国联邦政府的第一个应急管理计划是针对洪水与民防事务的处置。20世纪70年代,FEMA被指定承担协调联邦、州和地方当局应对危机的职责,而且成为全国对紧急事件管理的领导机构。美国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为:地方政府的应急反应机构是各种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第一反应者;州的应急反应机构对包括缩减、准备、反应和恢复在内的所有危机管理负责以及当州政府的应急能力不足时呼吁联邦政府给予支持。对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应急过程不仅需要政府的应急机构进行组织,而且需要许多社会组织参与。  相似文献   
62.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提高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是个十分紧迫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强调:“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有备可能无患,可能把患减到很小,无备一定是大患。有备包括有预见、有预警、有预案。“预见”就是  相似文献   
63.
中国安全减灾及应急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昂生 《中国减灾》2004,(10):17-18
20世纪后期,世界各国人民都企盼着迎来一个“更加和平、安全的新世纪”。但是2001年美国“9·11”事件击碎了全球和平、安全的梦想。紧接着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小小的SARS爆发殃及全球许多地方,美加东部29小时停电造成300亿美元损失,2003年8月法国两周高温致使1万5千人老人死亡,2004年一开年的禽流感又绷紧了人们的心弦……浩瀚宇宙中,60亿人口居住的地球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挑战。本文将就涉及战争的国家军事体系之外的国家安全及应急民事体系作简要阐述。国际动向联合国经历了“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大规模活动之后,全球已有…  相似文献   
64.
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从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的角度入手 ,分析了构建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并在上海、深圳、南宁三个城市应急管理状况的分析基础上 ,对我国现行城市应急管理体制进行了反思 ,提出了构建和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5.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了深刻吸取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12.23"特大井喷事故教训,进一步贯彻《安全生产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强企业和地方政府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应急联动,市政府决定,立即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摸清情况各区县(自治县、市)、各部门和企业要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性的认识,克服麻痹思想,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安伞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分析本地区、本部门和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切实掌握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等环节的安全生产情况,并逐个登记建档,务求做到情况清楚,监控措施明确,责任落实。  相似文献   
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已经2003年11月19日国务院第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相似文献   
67.
68.
2003年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执政的第一个年头,新一届政府领导人情系百姓,亲民、务实、自信的形象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赞扬。 3月18日,中国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胡锦涛为国家主席、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中国新一届政府领导集体在人大代表们的掌声中  相似文献   
69.
美国公共危机应急机制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事件后,美国的公共危机应急体系及应对机制得到了全面加强,其主要框架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从纵向看,国家有联邦国土安全部,各州有灾害预防应对办公室,各郡(县)有应急通讯指挥中心;从横向操作层面看,又可分为包括911紧急救助服务系统在内的应急通讯指挥中心,独立的消防和紧急救助机 构,以及包括医院在内的各类医疗救治中心等各类具体操作机构,从而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应急指挥与操作体系.考察和借鉴美国公共危机指挥体系及应对机制,我们还是可以得到一些启示的:首先,建立协调一致、有序高效的指挥系统,这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重要基础;其次,加强快速应急机制建设,这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关键环节;最后,促使全社会高度关注、共同参与,这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0.
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齐瑜 《中国减灾》2005,(3):34-36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近两年加快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步伐。居住在北京,当地震、火灾、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什么地方应急避难最安全?离居住地最近的应急避难场所是哪个?本文为您揭示——应急避难所是指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场地,经过科学的规划、建设与规范化管理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避难、基本生活保障及救援、指挥的场所。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公共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在1976年7月28日,北京地区受唐山7.8级地震的波及,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