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45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91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1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当前,各级政府的看守所均由同级公安局代管,是隶属于公安局的一个部门。根据近年来的监所检察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这样的隶属关系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很多弊端,主要是: 第一,造成看守所工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沦为办案的工具。  相似文献   
82.
何艳芳  余茂玉  程金明 《前沿》2004,(8):169-173
审判委员会是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内部的最高审判组织 ,它的任务主要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决定疑难、复杂案件以及研究与审判工作有关的问题。但由于制度设计和运作程序上的问题 ,审委会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本文拟从实践的层面对审委会制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83.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要用20年时间,完成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历史性任务,人才是关键。因此,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走人才强国之路,是必然的战略选择。 上海石化原属大型国有企业,自1993年3月实行股份制改制以来,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企业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了改革,成为大型的国有控股企  相似文献   
84.
美国总统大选是美国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布什在2001年的大选中戏剧性的胜出,既提示了美国大选金钱起作用的一面,也揭示了大选制度不尽合理的一面,从而暴露出美国民主制度的一些弊端。当美国用强权在全世界推行它的人权观时,对美国政治家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如何革除国内民主制度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85.
本文通过对自建国以来中国户籍制度变革的分析,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现行的中国户籍管理制度已不适应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提出了对于中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6.
<正>这种显而易见的体制弊端已成为我国交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不利于优化本国交通资源。交通发展是三十年改革的成果,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发达的交通运输。但是,交通运输在快速发展并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体制弊端日益暴露,成为制约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发挥综合功能的瓶颈。这种体制弊端,集中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对安全快捷的综合运输体系的需求与  相似文献   
87.
论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对法院调解制度的优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晓红 《律师世界》2002,(10):31-33
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所涉及的方面是十分广泛的,调解制度的优化更新也是其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焦点问题,我国民事诉讼中历来重视调解,调解结案率居高不下,并逐步形成与计划经济相契合的调解主导型审判方式,然而这种体制与市场经济的旨趣却相去甚远,随着这种体制的逐渐老化、僵硬,缺点弊端不断暴露,对其进行优化调整迫在眉睫。一、调解制度之历史探源长期以来,我国法院主要采取调解方式处理民事、经济纠纷,并由此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调解主导型的民事审判方式。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法院调解制度肇始于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88.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凸显我国环境应急机制的六大弊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法治发达国家处置环境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经验表明,国家预防和处理环境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实效与环境应急机制的法制化及其科学化程度密切相关。此次“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暴露出我国的环境应急机制诸多弊端:其整体缺乏法律依据;其部分组成要素的运作也缺乏科学性,如预警监测不准确,应急信息通报不及时、不充分甚至存在隐瞒的情况,应急储备不充足,应急评估的失灵以及民间组织的参与不足等。这些弊端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9.
吉文爱 《岭南学刊》2003,52(3):52-55
一、苏共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及演变苏联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确立及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列宁关于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设想及实践。苏共党内监督制约机制最初是根据列宁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的思想建立起来的。十月革命后,列宁看到一些共产党员逐步成了官僚主义者,列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倾向必然引起党内群众的不满,导致党内政治生活危机。列宁深刻地指出“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①同时,列宁还发现在党中央的领导体制上,中央政治局在中央全会闭会期间能直接决定许多重大问题,因而政治局存…  相似文献   
90.
从五十年代初期初露端倪,到八十年代形成规模,再到新世纪的制度创新,中国信访制度历经了半个多世纪风雨。如果说,国家新政权为回应基层群众呼声而设立的这项制度,最开始是一个蹒跚学步的稚嫩孩童的话,而今已然步入中年,满面沧桑。特别是十八大召开之后,针对信访制度弊端,触发了一场国家主导的信访重大改革。这场有些出人意料的改革,一经面世便争议不断:赞成者有之,认为其为旧信访制度赋予了新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