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5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4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明太祖罢中书废丞相后,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但皇帝日理万机却难以周遍,皇帝与百司之间需要匡辅。于是先是设四辅官,后任翰林学士,明成祖时定格为殿阁大学士,设内阁,终于使参谋型匡辅取代了直线型匡辅。内阁只参谋建议而不直接发号施令,并形成票拟、留中等一套工作机制,大学士于是成为没有名义的实际宰相,但内阁们是编外非正式组织。此外,内廷还另有一些与内阁业务有关的禁直机构,又将文秘等官职统一于翰林院。科举进士多入翰林院,而内阁学士多出翰林院,使科举士官主导了内阁枢要。  相似文献   
12.
黄牛5头,单剂量(10mg/kg)静注青蒿琥酯后,以薄层扫描法检测青蒿琥酯酸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双氢青蒿素在血中的浓度。结果表明:青蒿琥酯血药时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参数为:消除半衰期(T_(1/2β))29.05分钟,分布半衰期(T_(1/2α))2.38分钟,中央室分布容积(V_1)0.103L/kg,总体分布容积(V_B)0.926L/k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464mg/L·分钟。青蒿琥酯在黄牛体内可迅速转变为双氢青蒿素,给药后约4分钟双氢青蒿素浓度达到高峰(T_p),其值为约6μ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46mg/L·分钟。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一种同时测定生物样品中二氯苯醚菊酯、氯氰菊酯、杀火菊酯、溴氰菊酯的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试管提取净化的过程。在安装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上,选择不同极性的色谱柱和优选操作参数,能使上述4种杀虫剂达到基线分离,并在20~25分钟内同时完成分析。添加生物样品肝、胃,脑、血中的回收率达到70~90%;变异系数在±0.03~0.08范围。应用本文建立的方法,对中毒兔(溴氰菊酯和杀灭菊酯)各脏器均检出了原体杀虫剂,并成功地运用于一些法庭中毒案件的鉴定。  相似文献   
14.
固相萃取法(Sep-PakC18小柱)同时萃取净化生物检材(血浆、尿)中的甲醚菊酯、灭扫利、功夫、二氯苯醚菊酯、安绿宝、速灭杀丁和敌杀死。通过气相色谱氢焰检测器、非极性熔融石英大口径毛细管柱及程序升温色谱条件,得到较好的系统分离,并测定萃取回收率在81%~93%(血浆)和90%~102%之间(尿)。实验证明,用70%甲醇稀释检材并用氯仿洗脱可得到较完全的吸附和最佳回收率。  相似文献   
15.
建立混合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仪(GC/MS/MS)定性分析方法;应用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仪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进行定性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保留时间、母离子和子离子的关系、碰撞能量等影响因素,得到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GC/MS/MS定性分析方法,其中溴氰菊酯的GC/MS/MS检出限为30ppb,其它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检出限均低于30ppb,为实际案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定性分析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日04:00时许,公安机关接报警称某酒店1名男性住客黄某不省人事,经“120”到场抢救无效死亡。经调查,死者黄某死亡前与女友一起吸食“烟粉”后入睡,其女友醒来后发现黄某已无反应。据调查,黄某生前曾多次吸食依托咪酯。为查明黄某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7.
应用法医人类学、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原理,基于人体动态的个人性特征分析,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从面目不清的监控视频序列图像中检测、识别、跟踪个体动态特征,从而研究建立-套适合中国人生理运动特征的人体动态行为模式识别的检验指标体系和检验识别方法,解决监控录像中的犯罪嫌疑人蒙面和图像不清的个体识别技术难题,直接为刑侦破案及法庭审判提供身份识别的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8.
19.
邓祯 《学习与实践》2022,(9):129-135
超写实虚拟人是高度类人化的数字仿真人,它借助社交媒体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制造出拟像奇观,成为行动者网络中的信息生产者、情感劳动中的社交对象和人机互动中的技术集成者。超写实虚拟人作为社交媒体中的关系媒介,通过补偿受众缺憾、帮助受众构建认同以及开展集体表演来实现价值与意义。超写实虚拟人的媒介实践可能改变大众的认知模式、交往习惯和生活结构,因此需要警惕其建构的主体数字生活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20.
个体化世界中的自我、互动与秩序是欧文·戈夫曼著述的核心主题,互动秩序是他毕生阐释的对象。通过描述公民社会中神圣的自我和全控机构中遭亵渎的自我,戈夫曼呈现了自我的不同存在形态以及保全自我的诸种努力,进而批评现代工业社会里人的存在状态。拟剧论是个体遭遇的现代性困境的另类表述,拟剧表演既是一种现代性反应,亦是商品化世界中自我的救赎与抗争方式。戈夫曼关于日常仪式与世俗宗教的论述表明他具有强烈的道德敏感性,互动责任与伦理是维系面对面互动系统的重要基石。戈夫曼持较为整全的人性观:个体表现出理性、算计的一面,他们为私利进行欺诈和表演,这充分体现出丛林法则下的生存之道;另一方面,个体也彼此以神圣客体相待,在人际互动中给予仪式关照。戈夫曼对人性并不抱着悲观的论调,这种人性观亦构成其互动秩序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