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49篇
中国共产党   255篇
中国政治   272篇
政治理论   83篇
综合类   1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31.
苏俄新经济政策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次守正与创新的改革壮举.它坚守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维护人民和国家利益、实现社会主义目标之正.这种坚定的守正,是新经济政策得以推行并取得较好成效的前提和保障,是新经济政策本质意蕴的体现.同时,它开创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适当途径之新、根据苏俄国情正确开展经济建设的方略之新、妥善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之新.这种务实的创新,给苏俄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是新经济政策的鲜明特性.守正与创新是新经济政策留给我们的可贵启示,我们要在坚持守正与创新中全面深化改革,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2.
新经济政策时期是苏俄社会组织发展的"黄金时代"。苏维埃国家在这一时期探索建立社会组织管理体制。1921年3月-1924年5月,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初创,建立了宪法框架下社会组织部分自治的管理体制。从1924年5月至1928年2月,随着在经济领域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措施的收缩,开始构建苏共主导型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1930 年 8 月通过了关于社会组织的新的条例,明确地将社会组织的宗旨与苏联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联系在一起。该条例的颁布和实行,标志着宪法框架下部分自治的管理体制终结,苏共主导型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确立。新经济政策时期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初创与确立,是年轻的苏维埃国家摸索和建立治理国家模式,从相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一个缩影和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3.
《政策瞭望》2012,(9):55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主动利用经济周期波动和市场"倒逼"机制,紧紧围绕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培育稳增长和调结构的新抓手,有力推动全省经济实现逆势转型升级。在政府的超前引领下,当前广东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全省新经济增长点逐步显现。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  相似文献   
34.
列宁曾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资本主义持辩证肯定态度,前者隶属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理论,后者隶属于新经济政策理论。学界关于后者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鲜有人从宏观上去考察这两个理论的内在逻辑。从理论形成的依据或逻辑起点来看,二者具有同质性,体现为具有共同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最大限度维护工农群众利益的价值诉求和实现社会主义的实践指向。从理论层次或逻辑发展来看,后者在应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中实现了对前者的超越,不论在理论范畴的归属上,还是在如何对待资本主义的实践方式上,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这种逻辑发展背后体现出来的理论创新精神与理论批判精神,则体现了二者在理论精神上的一致性。厘清上述问题,不仅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列宁的发展观,而且对于现实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5.
汪连杰 《求实》2017,(5):34-43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发展"新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今后政府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发展"新经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民为本的必然要求。与美国"新经济"内涵不同,中国的"新经济"预示着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增长动力、新的配置机制和新的经济结构。"十三五"期间,政府应该不断深化理论创新,继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互联网+"战略,注重互联网时代的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新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  相似文献   
36.
西方投资银行将李克强总理施政方针总结为"不刺激、去杠杆、调结构",但笔者认为"不扩张、调结构、抓改革"更准确当前中国正在面临选择:要么饮鸩止渴,以政府为主体,加大投资,迅速拉动经济增长;要么壮士断臂,以大无畏的精神推动改革,打破既得利益的桎梏,释放改革红利,推动经济转型。这道选择题看上去很简单,但改革必然会以牺牲一定群体的利益为代价,有人将现在的改革称之  相似文献   
37.
1918年初到1921年春之间,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先后实施了两次“战略退却”即由对资本主义采取进攻的态势退却到利用资本主义作用的轨道上。实施“退却”是重要的和正确的,但退却“前阶段”的政策和措施也是必要的和合理的。1921年10月苏俄进行了“再退却”,退到了发展商业的政策上。列宁主张:只有通过商业的途径才能恢复国民经济;只学会了进攻而没有学会退却的军队是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立足于现有的资本主义关系有危险,但不能害怕危险。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退却99的理论在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8.
新经济政策是否是适合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长期以来都是国际学术界热议的问题。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与布哈林围绕新经济政策是权宜之计还是长久之计等问题展开激烈争论。这场争论已然成为历史,但它对当时及其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国内外学术界从多个视角关注这场争论,但歧见颇多,值得我们梳理和反思。这场争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如何选择和完善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9.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多领域、跨学科、群体性突破新态势,正在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深入渗透,发展新经济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新经济是推进新一轮经济革命,就是抢占未来世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得新经济者必将引领未来经济。  相似文献   
40.
上海市虹口区广中社区(街道)党工委在加强新经济组织党建的实践中注重“五个服务”,即创新联建载体,拓展服务成效;探索联建方法,形成服务实效;发挥联建优势,提升服务新效;深化联建触角,延伸服务绩效;完善联建机制,保障服务长效。形成了“企业党建、园区党建、楼宇党建、市场党建”齐头并进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