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李远夫 《小康》2004,(10):18-19
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并不是简单 的一退一进,在政府权力退出的过 程中,个人和政府之间却留下很大 的一片空白。转型时期的这种制度 失范,使得黑社会这样的犯罪组织 形态得以存在,并以其拥有的暴力 控制公众,赤裸裸谋取经济、政治利 益,甚至与掌握各种社会资源的政 府官员结成地方性的既得利益集团。  相似文献   
62.
当前,如何有力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而法律则是破解这一难题、有效防治腐败的有力武器之一。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央纪委更加重视反腐倡廉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惩治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63.
石勇 《南风窗》2013,(10):2-2
出什么事都说是"体制问题",固然有些简单化,但今天再也无法低估"体制"中的某些破坏性因素对建构一个秩序良好的公平社会的杀伤力。"既得利益集团"是寄生于体制下的,这是常识。在北京,针对大学生的招聘最近出现这种现象:一份起薪6000元的工作,与起薪不足3000元但解决北京市户口的工作,可以打个平手。在户籍制度对权利—福利的不平等分配下,一个户口可以等同  相似文献   
64.
党的利益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敏感的问题,但长期以来由于理论和宣传有意和无意的忽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形成了党建研究的一个盲点。承认、正视党内和社会一样存在利益问题,并认真地去研究它,我们才能更好的防范党内既得利益集团的形成,使我们的党更有战斗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65.
袁剑 《南风窗》2010,(3):62-65
财政的"增收增支"不仅不利于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启动,反而会成为政府在经济低迷期"扩权"的工具。在现实的经济状况下,中国不仅应该大幅度减税,而且应该控制政府财政支出,防止大规模赤字的出现,从而推动国内财政运行的机制向"公共财政"转变。  相似文献   
66.
新时期、新条件下,各种"既得利益集团"的存在和发展,造成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不公平,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深入思考如何防止和打击各种"既得利益集团",是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宗旨的体现,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67.
孙立平 《乡音》2012,(3):40-41
转型陷阱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现在人们谈论比较多的一个词语叫"中等收入陷阱",大家都会有一个感觉,好像这两年的情况跟原来有点不太一样,有人说整个中国社会的气质在变化,有人说改革已经死亡,总而言之有各种各样的说法。那么这种说法的背景是什么?现在人们提供了一个基本解释叫做"中等收入陷阱",这是世界银行在2007年提出的概念,指...  相似文献   
68.
前三十多年改革的基本动力是“得利”即国家采取了诸多促进改革的特殊政策,形成了“谁改革谁有利,先改革先得利”的局面。但这种改革路径也会产生必然的副作用和代价。由于制度本身是一种公共品,用“谁得利谁改革”的机制来推动改革,相当于用一种生产私人品的逻辑来生产公共品。这种改革的逻辑会导致经济运行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并且导致各个领域中出现既得利益集团,利己就推动改革,无利就阻止改革,给进一步改革设置障碍。  相似文献   
69.
李北方 《南风窗》2012,(9):52-54
改革走到这一步,当务之急是在宪法框架内明晰产权关系,确认全民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在这一前提下,因市场竞争而导致的收入差距才具有合理性,才是可以接受的。3月14日,在任期内的最后一次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承诺,要在最后一年内  相似文献   
70.
来信     
《南风窗》2012,(13):12
中国人有"仇富心理",其中一个著名的论调就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者多以儒家治国,奉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重农抑商,谋取经济利益一直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这种思想一直延续至今。话说回来,封建社会的人就一定"仇富"吗?不见得。早在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著《史记》时,就第一次单设《货殖列传》,自序十分明确而简要地道出了写作本篇的动机与主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