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746篇
中国共产党   161篇
中国政治   482篇
政治理论   77篇
综合类   14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1.
贺小花 《刑警与科技》2013,(Z1):104-109
<正>车联网是物联网在汽车领域的一个细分应用,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向业务实质和纵深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未来信息通信、环保、节能、安全等发展的融合性技术,是未来智能交通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912.
智能楼宇的发展从来与房地产业息息相关,其发展状况也可以说是中国房地产业的真实写照。从1984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中世界上第一个智能楼宇的产生,随着中国上个世纪90年代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智能楼宇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从二十一世纪初到2010年,这十年是房地产业的黄金十年,也是智能楼宇飞速发展的十年。十年间,建筑更智能,城市更宜居。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立足建筑、面向城市,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跨越式发展。但从2010年末开始,我国宏观经济呈温和回落态势,房地产领域遭遇寒冬,连续两年在震荡中度过,智能楼宇市场自然也深受影响。2013,中国房地产业风雨欲来,智能楼宇是否唇亡齿寒受到牵连?还是革新图治力求凤凰涅槃?在这个时代的十字路口,总让人不禁追问,与之息息相关的智能楼宇市场又将如何?此刻,我们回望智能楼宇的发展历程,便是为了寻找一个更稳健的未来!  相似文献   
913.
<正>CPSE安博会是安防市场的晴雨表,更是安防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因此,透过CPSE安博会,看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CPSE安博会是安防市场的晴雨表,更是安防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因此,透过CPSE安博会,看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那么,刚刚闭幕的2013第十四届CPSE安博会向我们传达了哪些信息?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914.
<正>近几年,随着中国城市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地政府对城市交通投入大幅增加,城市交通智能化建设也取得了初步成效。2012年随着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在智能交通行业IT应用投资方面加大了力度,2012年比2011年增长了27.56%,规模达到了317.5亿。  相似文献   
915.
马晓晗 《当代广西》2013,(11):42-43
5月14日,习近平同志在天津考察时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引起了人们对情商问题的关注与热议。为帮助领导干部们了解情商知识,《学习时报》特约请《高情商团队》一书作者、高级心理督导师、中国心理保健专家委员会专家马晓晗撰写此文。  相似文献   
916.
《北方法学》2021,(3):115-129
人工智能裁判系统在数据来源、数据格式、数据处理等方面存在技术困境,学界在多个维度下论证了它只能扮演"辅助"的角色。但"辅助"角色给投机者的"无效改革"提供了庇护,对于技术引发的诸多司法难题,我们需要作出抉择。现阶段,人工智能运用于审判多以建立样本数据库为基础,这种通过大量案例进行决策的方式更适应于判例法国家,对于我国而言将成为一种抉择,关涉样本筛选主体、样本筛选标准等诸多制度的对接,并且在推广的过程中也有可能面临困境。在技术层面,目前人工智能运用于审判以连接主义作为认知方式的基础,但随之而来的是决策过程的黑箱问题,使我国的司法体系再次面临实体价值和程序价值的抉择。面对智能裁判系统,法官们也在隐私权、审判权等方面存在担忧,智能裁判系统对法官办案时长、办案风格的识别以及偏离预警上报审委会制度都在事实上构成了对法官隐私权、审判权的隐患,可通过"双向监控"、弱化偏离预警的上报功能入手,避免审判管理异化为审判管控。虽然数据主义的发端引发人文主义的式微,但在面对由人工智能引发的司法的抉择时,数据主义无法对复杂的司法系统作出精准描述,依然需要以人文主义作为基础,技术的可行性不能作为人工智能运用于司法裁判时进行制度抉择的全部依据。  相似文献   
917.
介绍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实现要素管控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同时着重描述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系统建设中要素管控的重点建设内容,以及要素管控系统中四部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18.
行政协议合法性与合约性审查已成为行政诉讼司法审查重点,但已有研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文中对31份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行政协议司法审查存在着合约性审查含义不明、合法性审查未形成规范及合法性与合约性审查未协调运作的问题.对此,提出应将合约性审查定义为运用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审查,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同时确定合法性审查的内容及其主动全面审查原则,从而为行政协议司法审判提供标准,使合法性与合约性审查协调一致,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相似文献   
919.
智能社会的到来产生了许多革命性后果.面对智能化发展的新境况,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与之不相适应已是必然,现有的法律体系未能全然将智能社会新情况囊括其中,法律现实主义的三段论式的机械性逻辑裁判在司法实践中就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在社会大变革的过程中,对社会变动适应性更强的法律现实主义裁判范式就更适于智能社会的新型案件的裁判.法律现实主义在对法律形式主义的批判中阐明自己的主张,对案件的裁判过程有着不同的认识,强调情境主义的司法技术,裁判时以社会目的为指导,并发挥法官能动性对法律进行灵活解释.同时,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为大范围的信息采集创造了可能,为法律现实主义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20.
“黑龙江高新技术企业”“市场遍布全国26个省市区”“专注于展馆空间视觉展示、多媒体交互技术开发、AI智能交互等多领域”“拥有数十项数字技术知识产权”“80后企业主,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创业奖’”“公司员工平均年龄28岁”……众多的标签都指向同一个目标一哈尔滨金泰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泰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