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508篇
中国共产党   176篇
中国政治   300篇
政治理论   46篇
综合类   38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杨丛瑜 《法制与社会》2012,(10):280-281
死刑到底有没有存在和适用的价值,废除死刑一方和存置死刑一方各自提出理由进行论证,这些理由是我们进一步研究死刑问题的基础.本文试从死刑概论、死刑存废之争和我的死刑改革观三部分入手,分析研究死刑问题,从而提出自己关于死刑的看法,以期对死刑问题的研究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72.
叶竹盛 《南风窗》2013,(17):32-33
如果说死刑的存废之争尚且因为死刑的巨大民意基础,而主要局限于专业人士之间,那么死刑公正问题将同时吸引来自业界和公众的眼光,成为一股更为强大的推动死刑改革的力量。近年来,多起死刑案件成为舆论的焦点,吴英案、药家鑫案、李昌奎案……一系列案件中,"围观者"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死刑,大多激动万分,  相似文献   
73.
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是适用死刑最基本的要求.保障事实不清楚、证据不充分、程序不合法的案件依法不适用死刑,是每一个案件承办人最基本的责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考虑是否判处死刑的问题。刑法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但如何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74.
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程序,在实践中,由于死刑被告人大多关押在案发地看守所,最高院法官提审或者阅卷进行复核,耗时耗力,效率低下。提高诉讼效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诉讼需求成为当前人民法院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回顾总结死刑复核程序基础上,探索研究远程控制技术,及远程控制技术在死刑复核中的应用有一定意义,以期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帮助,为相关机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5.
廖德凯 《江淮法治》2011,(10):22-22
4月22日.撞人后刺死伤者的药家鑫一审被判死刑,药家鑫的辩护律师则认为,本案不是有预谋有计划,纯属偶然。本案的发生,是其心里不起情绪的凝结.属于自身的心理脆弱,临时起意,可以定义为激情杀人,望法庭斟酌量刑:  相似文献   
76.
王指南 《法制与社会》2011,(29):296-296
死刑废止是法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在逐步废除死刑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缺憾,要求对刑法进行进一步改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刑事法治现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有益于刑事法治。  相似文献   
77.
<正>近日,河北省高院维持了王书金案的死刑判决,并支持检方提出的"石家庄西郊强奸、故意杀人案不是王书金所为"的结论。众所周知,王书金案之所以引人注目,并不在于这个案件本身,而是在于他主动承认了自己就是聂树斌案的真凶。也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戏剧性的一幕:被告不断供认自己就是某案的真凶,公诉方却坚决否定是他干了这事!公诉和被告仿佛角色互换,在被告是否是一桩强奸杀人案的凶手这个重大问题上相互"谦让"起来;被  相似文献   
7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急速转型,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刑法也随之发生转向。传统的刑罚万能主义、重刑主义的刑罚观,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死刑已失去了以往在刑罚体系中的核心地位。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相似文献   
79.
《法学》2013,(5):60
【编者按】2003年杭州发生一起"强奸致死案",嫌疑人张辉、张高平二审分别被判死刑缓期2年执行和15年有期徒刑,服刑已近10载。2013年3月26日上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再审公开宣判,撤销原审判决,宣告张辉、张高平无罪。新华社记者报道了以下案情:2003年5月19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接报,当日上午10时许在杭州市西湖区留下镇留泗路东穆坞村路段水沟内发现一具女尸。经公安机关侦查,认定是当晚开车载货、受托搭载被害人的安徽省歙县张辉、张高平侄叔俩所为。2004年4月21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强奸罪分别判处张辉死刑、张高平无期徒刑。当年10月19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分别改判张辉死刑缓期2年执行、张高平有期徒刑15年。2012年2月27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该案立案复查后,另行组成合议庭调阅案卷、查看审讯录像,调查核实有关证据。当年7月,复查合议庭专程前往该案被害人安徽老家进行调查,8月前往新疆库尔勒监狱、石河子监狱分别提审了张辉、张高平,并于2013  相似文献   
80.
刘瑜 《民主与法制》2011,(16):50-51
2011年4月22日,“药家鑫案”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药家鑫继续上诉,审判结果似乎扑朔迷离。抛开案件的结局不说,药家鑫留给家庭教育、校园教育和社会的疼痛,值得我们花更长的时间去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