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14篇
法律   267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95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2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侯斯强 《学理论》2009,(15):119-120
沉默权制度源自英国,后为各个法律发达国家所继承,其反映了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法律对于人权人性的尊重;我国现行的口供制度中,强调嫌疑人的“如实供述”义务,忽略其沉默权,使得公民的多项权利难以得到有力的保障。本文从沉默权的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出发,分析我国现行口供制度的缺憾,阐明引入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2.
谌东华 《政法学刊》2006,23(4):92-97
对无罪推定、沉默权、口供的历史渊源、法律含义以及各自体现的法律思想进行了分析对比和论证,从比较分析中理清了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三者关系的比较得出,沉默权问题实际上是证据规则的告知问题,应当将沉默权置于整个证据体系中来研究。  相似文献   
93.
沉默权制度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领域炙手可热的话题,然而当前是否已经具备了引进沉默权的条件,在我国目前的“本土”环境下其能否有效运行,还需进行辩证的分析。如沉默权所要求的制度条件,沉默权的引进应该暂缓,沉默权与拒绝自证其罪的关系。同时提出了以拒绝自证其罪的角度设置我国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94.
现行刑诉法自 $141 年制定后于今迎来了第二次大面积修改。针对此次修改,尤其是对有关侦查程序的修改,有人忧虑其是刑诉法条款倒退的表现。通过对秘密拘留和逮捕、传唤和拘传时间的延长、技术侦查措施的引入和沉默权与如实供述这四个方面进行理性分析并提出完善建议,指出此次修正案在侦查程序的修改中,兼顾了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权两方面,整体上是有进步的。对于其不细致、不周全、有矛盾而可能导致实施者自由裁量权滥用的地方,需要进行合理的完善。  相似文献   
95.
侦讯天然具有强制性,其产生机制包括行为和情境两个方面。从比较法的角度看,基于人权保障和发现真实的需要,各国均在讯问行为和讯问情境上设置诸如沉默权、禁止非法讯问等强制性的削弱机制。我国侦讯强制性的削弱机制存在制度缺位和实效性差的问题,应立足中国特定的制度背景和实践样态选择较为契合的削弱机制。长期来看,赋予被追诉人沉默权是削弱侦讯强制性、实现侦讯法治化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96.
法理学视角下我国沉默权制度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沉默权制度。通过对沉默权制度的考察和价值判断来论证其在我国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当然,沉默权的移植要考虑其精神及我国的实际情况,避免法律移植过程中的片面化和理想化等负面因素。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建立沉默权制度,侦查阶段是建立沉默权制度的重点,沉默权的内容应予以明确界定,沉默权原则上适用于所有在刑事诉讼中被追诉的案件。  相似文献   
97.
沉默权制度确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默权制度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奉行的一项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的刑事诉讼制度。我国尽管加入了有关的国际条约 ,但尚未在法律上将其正式加以确定。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不仅是必需的 ,而且也是可行的。 (一 )是国际刑事诉讼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有利于遏制刑讯逼供等非法行为和提高办案人员的执法水平 ;(三 )可以加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防御力量 ,维护司法结构的平衡。(四 )实行沉默权制度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 ;(五 )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为沉默权制度提供了现实性前提和法律保障。确立沉默权制度在我国必须首先要克服思想障碍 ,法律障碍和实践障碍 ,为沉默权制度确立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98.
为保障被追诉人的沉默权及辩护权,德国法要求警察、检察官及审判法官均应在讯问被追诉人时告知其享有的权利。这就是德国的"米兰达规则"。德国《刑事诉讼法典》并未规定违反"米兰达规则"是否会导致证据使用禁止的结果,德国司法实践也经历了从不承认、部分承认到全面承认证据使用禁止的发展历程。在口供中心主义的诉讼方式下,侦查机关强制取供现象大行其道,被追诉人的供述自愿性难以保障,冤错案件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立足本国问题,我国可以汲取德国的成功经验,确立沉默权制度并引进包括"米兰达规则"在内的沉默权保障规则。  相似文献   
99.
本文在对沉默权与侦查讯问权进行必要阐述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确立“侦查讯问权优先,合理保障沉默权”的有限沉默权制度,并进而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0.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沉默权作为保障人权的一种手段 ,在落实无罪推定原则、杜绝刑讯逼供方面起到了催化作用。但同时 ,其在控制犯罪和保障受害人权利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因此 ,我国在确立沉默权时 ,必须同时兼顾保障人权与控制犯罪两方面的利益的平衡 ,尽量使沉默权的诉讼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