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01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292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26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信用证诈骗案件的侦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震 《人民公安》2000,(6):38-39
信用证是一种开证银行根据申请 人的要求和指示,向受益人开立有一定金额的。在一定期限内、凭规定单据在指定的地点支付(即付款、承兑或议付汇票)的书面保证。信用证诈骗,是指行为人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利用信用证进行的骗取货物和银行款项的行为。信用证诈骗犯罪案件,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危害严重。不但扰乱了金融秩序,影响银行信誉,降低了人们对现代金融结算手段的信任程度,而且往往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导致一大批企业陷入困境,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信用证诈骗的犯罪手段多样,从当事人的角度来划分,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开证…  相似文献   
972.
一、非法证据的界定标准非法证据是相对于合法证据而存在的。关于非法证据的界定,我国诉讼法学界认识不一。通说有广义说、狭义说两种。广义说认为,非法证据是指收集或提供主体不合法、取证程序不合法、内容不合法或者表现形式不合法的证据。只要具有上述四种情形之一的,就是非法证据。狭义说认为,非法证据是办案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和其它不正当的方法获取的证据。有的学者将非法证据的界定标准分为静态标准和动态标准。静态标准是以证据材料(本文所称“证据材料”是指收集、提供证据的主体所获取的旨在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  相似文献   
973.
民事诉讼中的“陷阱取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学权 《中国律师》2002,(10):53-55
被侵权公司为了获得侵权方的证据,投入数十万元,派员工在外租用民房,化名购买侵权方的产品,终于获取了侵权方销售盗版软件的证据。对于本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中认为,原告为了获得被告侵权的证据,投入可观的成本,采取的是“陷阱取证”的方式,但该方式并未被法律所禁止,故对该方式予以了认可。然而,对所称“陷阱取证”方式的认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与一审法院截然相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民事诉讼中证据的取得方式是以当事人举证为主,法院调查搜集证据为辅,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当事人不得采用侵犯他人…  相似文献   
974.
陈剑 《刑事技术》2006,(2):45-47
近年来,匿名信案件在全军不少单位时有发生,作案人为了隐藏自己,逃避打击,多采用微机打印的方式实施。由于其作案隐蔽性强,作案人一般具有一定阅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伪装,案发后自认为作案手段隐密、高明,无人知晓,存在很强的侥幸心理,如果没有直接证据,仅靠预审等手段很难在短期内有所突破。在侦破匿名信案件时,如果有条件使用计算机取证技术,往往可以获得最直接、有效的证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是侦破此类案件的“捷径”。1利用计算机取证技术侦破微机打印的匿名信案件的可行性计算机取证技术是指通过正常或非正常的技术手段从作案…  相似文献   
975.
叶青  韩东成 《政治与法律》2007,6(5):152-156
北大方正公司、红楼研究所与高术天力公司、高术公司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案可谓一波三折,案件争议的焦点之一是被一审法院称为"陷阱取证"的取证方式。民事陷阱取证具有合理性、合法性,在运用民事陷阱取证时,应注意要遵守合法性、必要性原则;恰当把握民事陷阱取证的实质性要件;强化民事陷阱取证的程序保障;赋予被取证人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976.
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就是指规定案件在开庭审理前证据交换的主体、范围、形式、时限等制度的总和。本文根据我国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弥补建议。  相似文献   
977.
合同诈骗犯罪应从履行合同的能力,履行合同的行为两方面来认定,对经济合同诈骗犯罪与经济合同纠纷认定的根据是当事人的覆行能力及其主观心理状态和当事人的实际履约为及其主观心理状态,合同诈骗犯罪的侦查重点要放在查清犯罪嫌疑人犯罪的故意、犯罪主体、犯罪行为及资金流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978.
王慧霞 《新东方》2005,(8):49-51
电子商务是在Internet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本质区别,就是它以数字化网络为基础进行商品、货币和服务交易,目的在于减少信息社会的商业中间环节,缩短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使企业有效地参与竞争。  相似文献   
979.
网络证据保全的法律探析——以公证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跟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侵权、网上域名转让、域名抢注、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纠纷也越来越多。基于网络证据的特性,使得在涉及网络案件时,当事人主要考虑的如何有效地对网络证据进行收集和保全,避免因错失取证时机或取证手段不佳而丧失证据上的优势。现行的网络证据保全公证是随同网络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公证,指的是公证机构根据申请人的合法申请,对与申请人有关的网络证据进行提取和验证,将可能灭失或将来难以取得的电子文件进行确认、保存的活动。  相似文献   
980.
文章认为我国目前有关行政诉讼制度的理论设计和法律规定正在走入一个误区 ,其制度的目的背离了行政诉讼制度控制行政权和保障合法权益的初衷 ,表现为对证据合法性标准的不合理突破、被告行政机关举证认定规则的放宽和举证责任的不合理分配 ,这极有可能影响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