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9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58篇
各国政治   122篇
工人农民   345篇
世界政治   55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6篇
法律   3934篇
中国共产党   7535篇
中国政治   10053篇
政治理论   2019篇
综合类   300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623篇
  2014年   2126篇
  2013年   2164篇
  2012年   2508篇
  2011年   3289篇
  2010年   3332篇
  2009年   1920篇
  2008年   2131篇
  2007年   1392篇
  2006年   1597篇
  2005年   1184篇
  2004年   1203篇
  2003年   1040篇
  2002年   819篇
  2001年   623篇
  2000年   557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视听资料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的证据形式,具有双重物质性、高度的科学性和便利迅捷性的特征。视听资料在制作主体、制作方式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有利于推动视听资料作为诉讼证据使用的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2.
邓小平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处理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过程中,鲜明而生动地体现了变通思维方式和艺术。坚持因时因势而变,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坚持有理有据的适度变通,是邓小平变通思维方式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73.
黄燕 《行政法制》2006,(1):20-22
一、法律文化的概念 关于法律文化的理论研究,中国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在外国学者们早已致力于此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最早提出“法律文化”概念的学者是美国法学家拉伦茨·弗里德曼,他在1969年发表的《法律文化与社会发展》一文中提到:“‘法律文化’概念涉及大量有关的思想,首先它涉及公众关于法律制度的认识、看法和行为方式。尽管每个人对于法律制度的看法不同,但一般说来,在不同的国家或群体中还是有一定的看问题的方式,从而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各种法律文化是习惯法的主要部分,这些习惯法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此后就法律文化释义的问题,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至今为止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论。目前我国学者对此也莫衷一是,并未形成统一的看法。  相似文献   
74.
一是抓紧研究和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从战略上提出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更有效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5.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节约能源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河北省通过调整结构,加强管理,虽然在推进技术进步,节约能源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依然很大。因此,及时制定节能条例,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社会大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缓解能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为此,2006年5月24日.河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并于7月1日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76.
金人庆是带着实在的业绩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在任云南省副省长的6年间,他扶持起云南的烟草行业,不是以简单的减税、拨款方式.而是运用多种调节手段,促进了云南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7.
《中国工运》2007,(11):53-54
吴振坤在《理论前沿》2007年第10期撰文认为,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是解决社会不公的根本性、制度性措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原则: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78.
“改革”的含义是改进革新,公诉改革确立了公正与效率两大主题,公诉改革的目的在于改进公诉方式中不合理的因素,有效提高诉讼效率,更好地实现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的目的。公诉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大的方面讲,可能涉及到法律的修改;从小的方面说,可能涉及到法律文书的具体设计。而法律一经公布在一定时期内是不能改变的,因而改革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只能是在法律规定框架内对工作模式及方法进行一种革新。监督模式的变革及法律文书的变革是对公诉改革进行探索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改革,力图更加符合公正与效率两大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79.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的问题。加强和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关键 ,在于教育掌握着一定权力的党的领导干部 ,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正确地认识 ,掌握和行施手中的权力 ,使权力能够真正掌握在人民公仆的手中。  相似文献   
80.
蒋宪平 《中国监察》2010,(22):39-39
参与式预算,就是政府将拟实施的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建设方案和预算草案向群众公布,由群众代表投票决定项目的取舍和优先次序,并全程参与监督预算实施的一种新型民主理财方式。2006年,江苏省无锡市在部分城区街道开展参与式预算改革试点。目前,无锡城区所有街道,下属的市(县)区各有一个乡镇,共计36个街道(乡镇)试行了这一民主理财方式,4年来,由群众参与决策的公共建设项目达122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