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常永斌 《江淮法治》2011,(23):54-54
视听资料按其制作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公开制作视听资料和秘密制作的视听资料(也称私录的视听资料)。前者是在被录音或者录像者知晓或者应该知晓的情况下制作的,如同步录音录像:后者在被录音或者录像者不知晓的情况下制作的视听资料.一方当事人在另一方当事人不知晓的情况下私自制作的谈话录音等。对于私自录制的视听资料在刑事诉讼中是否可以作为证据应用,目前存在较大争议,  相似文献   

2.
由于视听资料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特征,不仅其制作具有及时性要求,而且易于篡改和伪造;同时刑事视听资料证据的制作和搜集的合法性对作为证据的证明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引起学者和法律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和深人探讨。 一、视听资料与视听资料证据的区别 视听资料与视听资料证据是区别的两个概念。视听资料作为一个高新科技的产物可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各种不同的作用,具备不同的功能。但只有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才能成为刑事证据。诸如物证的“物”,在没有进入诉讼程序时,并不具有法律意义上证据的属性,而只是一般意义上客观存在物…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的规定,视听资料是7种证据之一,真实的视听资料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作为视听资料之一的录像资料已经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于实际办案中。在基层公安机关,询问受害人、证人或者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制作录像资料的情况越来越多。但是根据笔者的经验发现:在基层的办案实际巾,此类录像资料的规范程度不高,仅仅是流水帐似的记录图像和声音,真正能够作为证据的好资料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4.
新的刑诉法将视听资料列为七大类证据之一,同时规定只有原始的真实视听资料才能作为视听资料证据,视听资料只有经过检验、鉴定机关鉴定后,才能具有证据效力。但由于受技术条件和制作手段等限制,当事人提供的视听资料质量低劣的情况时常存在,表现在:(1)摄像主体错误。要求检验的对象处于画面边缘区域,在画面上所占的比例极小。(2)照明条件差。拍摄环境过暗,摄录的影像主体反差过小;逆光摄像主体的反差过大,影像出现局部反转;摄像的噪声大,细节被噪声所掩盖。(3)录像记录介质重复使用,噪声大,影像的可辨认程度低。这些都会使视听资料的证据作…  相似文献   

5.
王磊 《政法论丛》2000,(1):49-51
视听资料是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以录音、录像所反映的声音和形象、电子计算机所贮存的资料、其他科技设备所提供的资料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我国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把视听资料列为一种新的证据,说明了视听资料的重要性。深刻地理解视听资料的特点并在实践中正确地进行审查判断,对充分利用视听资料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视听资料的特点视听资料与其他证据一样,都能够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有某些共同的属性。但作为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视听资料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种类证据的特点。(一)视听资料具…  相似文献   

6.
视听资料的证据能力及采信规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美松 《现代法学》2004,26(1):41-45
视听资料在我国是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 ,它对民事案件过程的再现具有其他证据种类无法比拟的特性。但是 ,视听资料本身又包含有易被伪造、篡改的先天不足 ,瑕疵视听资料 (包括非法视听资料 )的证据能力该如何判断 ?视听资料在司法实践中的采信规则该如何把握 ?等问题 ,都是我们要面对且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主要就视听资料的证据能力及采信规则进行一番探讨 ,以为今后建立视听资料的有关具体制度作一些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视听资料,是指通过录音、录像、照相方法记录的声音、图像及电子计算机储存的信息资料的总称。视听资料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作为刑事诉讼证据,具有信息量大、直观性强、精确度高,便于保存和使用等特点。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视听资料规定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刑事诉讼证据制度。修改前的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将视听资料规定为法定证据,但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已经广泛运用视听资料侦查破案。鉴于视听资料这种新型的证据形式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试就在审查起诉中如何运用视听资料证据查明案件、证实…  相似文献   

8.
视听资料作为我国证据七大种类之一,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独立形成的一种新型证据种类,其所具有的特殊优势,已被我国司法领域所确认。随着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交往中,没有保留完整的证据时常发生,致使许多纠纷在发生后,当事人才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在当事人不便于直接取证的情况下,大量的通过偷拍、偷录制作的视听资料被广泛的应用到诉讼实践中来。私自采集的视听资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其效力应该如何认定,一直是司法界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本文对此谈些看法,以便在实务处理案件中给予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视听资料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视听资料证据张永明修改后的我国刑诉法把视听资料规定为七大证据之一,使视听资料成为一种独立的证据,这是我国证据制度史上的一个突破,标志着我国证据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一证据深入研究。一、视听资料证据的概念视听资料证据,是指通过录音、录像...  相似文献   

10.
李秀芬 《现代法学》2001,23(3):111-115
视听资料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诉讼证据。在整个证据体系中 ,视听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视听资料的运用将更加普遍。但是 ,在司法实践中 ,视听资料的收集往往受到很多限制。尤其是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 ,常常曲解法律条文 ,限制当事人对视听资料的运用。为此本文着重阐明合法的视听资料的构成要件 ,以及收集视听资料的合法渠道和方式 ,以期扩大视听资料的适用范围 ,促进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相似文献   

11.
论同步录音录像的口供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小剑  颜翔 《证据科学》2014,(2):191-198
实践中,同步录音录像多用作视听资料,证明讯问笔录的合法性,从而忽略了它由于记录了口供及其非文字信息而具有的作为口供证据的功能。同步录音录像的口供功能包括通过查看同步录音录像,发现案件线索,找到案件侦查突破口,也包括作为口供证据直接证明犯罪事实。检察机关将同步录音录像作为口供使用可以更好地解决检察机关自侦案件证据缺乏的难题。为实现上述同步录音录像的口供功能,应当提高侦查人员分析判断同步录音录像的能力,积极将同步录音录像作为供述证据使用,避免法官在查看同步录音录像时的认知偏见等等。  相似文献   

12.
王莉 《河北法学》2011,29(11):127-133
网上证据是近年来诉讼中经常出现的新的证据表现形式,通过对我国传统证据分类方法、科技发展以及法律稳定性等因素的分析,提出网上证据和视听资料是电子证据的不同表现形式,立法上应当确立电子证据的独立证据地位,取消视听资料作为独立证据类型的做法。针对网上证据的特点,从当事人、法院和中立第三方三个方面论证如何收集合法有效的网上证据;以及如何从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三个方面认定网上证据的效力。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著作权法下,视听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是否或如何覆盖非连续画面内容,并不十分清楚。实务中,如何看待视听作品所含内容对视听作品独创性和权利归属的影响,也一直存在争议。决策者应当接受画面与内容二分思路指引,消除视听作品著作权规则的模糊性。在二分思路下,视听作品独创性体现在画面制作的三个环节,即过程事件的可视化、连续画面的拍摄和后期制作环节。视听作品著作权保护限于连续画面本身。非画面内容应按照传统作品类型分别予以保护。内容贡献者如果没有参与上述任一画面制作环节,则没有对视听作品的独创性做出贡献,也不影响视听作品的权利归属。二分思路可以很好地解释复杂的网络游戏画面著作权争议,展现了宽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刑事证据分类模式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雷建昌 《法律科学》2004,22(3):82-89
各国刑事诉讼或证据立法中规定的证据种类,是司法人员收集、审查和判断证据的重要依据,也是健全和完备证据规则的重要参照。各国的证据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开放型证据形式、半封闭型证据形式和封闭型证据形式等三种模式,不同模式的证据形式在司法效率和探明案件真相方面存在差异,而不同证据分类模式下对物证、书证、证人证言、侦查笔录、视听资料等主要证据形式及其适用证据规则的异同,对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形式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隐性采访是近年来受到新闻记者普遍青睐的新闻采访形式.由于通过隐性采访这种采访手段采获的新闻具有形式的新颖多样、内容的新鲜独特等特点而受到受众的欢迎,成为大众传媒经常采用的新闻样式.但由于相关法规的缺乏,新闻记者在开展隐性采访时,经常会遇到诸多法律困惑:通过隐性采访采获的视听资料能否作为法庭合法证据使用,隐性采访实施过程中是否可以采用引诱手段,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时如何隐身等等.在没有专门法规定的情况下,探讨根据我国现有法律的相关规定合法开展隐性采访的方法和途径,对于隐性采访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While there is a small body of research on service provision by groups that espouse a willingness to use violence, this research often is based on a presumption that service provision is used solely as a utilitarian tool to recruit members for political or violent activities.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service provision by the Black Panther Party (BPP), the authors seek to problematize the utilitarian notion of service provision by reframing political activism, service, and violence as parallel acts of resistance serving similar purposes of countering oppression and healing communities. During field research in Oakland, California, extensive information was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former BPP members and recipients of BPP social services, as well as archival documents and audiovisual materials produced both about and by the BPP. The analysis explores several examples of the BPP offering free healthcare, breakfast, and education services. The data provide evidence that an organization that has been traditionally framed as militant not only acted rationally, but also provided an important defense for their community. Both their social service provision and their commitment to bear arms were viewed locally as acts of compassion, protection, and love.  相似文献   

17.
Aesthetics and communications theories are often applied to art, media and popular culture but not within legal empirical (audiovisual) material—despite the fact that a judicial and legal process comprises a palpable utilisation of the visual as evidence of an historical reality. Based on four distinct Swedish cases,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court’s reasoning, interpretation and use of (audio)visual evidence. Inspired by an embodied film theory, Benjamin’s thoughts on the technical-dramaturgical components of the camera and the later Barthes’ notion of the ‘punctum’, 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audio)visual evidence cannot be disconnected from affective and aesthetic significances that ultimately can be taken to affect the perception of truth and (the crime’s) reality. The ga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s debated and argued as beginning to co-exist; instead of seeing (visual) theory and (judicial) practice as a dichotomy, an attempt should be made for a conversation between seemingly different but in practice related areas of knowledge. The author’s aim is to suggest that photographic and filmic evidence has a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in itself, which means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and outcome should be considered within an affective and aesthetic dimension, rather than being placed and/or theorized outside of it.  相似文献   

18.
王迁 《知识产权》2021,(2):18-32
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将视听作品分为"电影作品、电视剧作品及其他视听作品",并分别规定了不同的著作权归属规则,但两类视听作品分类标准不明,且对其他视听作品采用约定优先的著作权归属规则,不利于此类视听作品的许可与传播。当一名合作作者无正当理由反对对合作作品的特定利用时,其他合作作者不能发放专有许可,这可能给合作创作的学术论文和专著的出版带来负面影响。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将电台、电视台和报刊通讯社员工的职务作品定为特殊职务作品,可能产生其员工离职后无法获得出版其职务作品文集所须授权的问题。新增的有关职务表演的规定合理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将"演出单位"作为"表演者"的问题。对传播录音制品获酬权的规定并不是法定许可,因为《著作权法》并没有为录音制作者规定除信息网络传播权之外的传播权专有权利。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的一大亮点是将广播组织的转播权以技术中立的方式拓展至网络环境。有关用作者的署名推定权利存在的规定,被诉侵权人应证明其使用涉案作品已获许可的规定,以及法院有权没收和销毁侵权复制品的规定,均直接来源于《中美经济贸易协定》,其中有些仅具有形式意义。修改后的《著作权法》为摄影作品享受新的保护期(作者有生之年加50年)所设定的条件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不一致,可能需要再次修改。  相似文献   

19.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has proposed a modernization of the Directive 89/552/EEC, also known as the TV without Frontiers Directive (TVWF). The draft Audiovisual Media Services Directive suggests extending regulation to cover a broad range of new and emerging audiovisual media services. The proposal unleashed fierce opposition from all sectors. The most contentious issue concern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audiovisual media services (linear and non-linear), which are distinguished from each other by the degree of user control. The Commission has failed to provide any convincing argument to prove the necessity of imposing a new regulation and the inadequacy of the current regulatory framework.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posed Audiovisual Media Services Dir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