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31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2篇
法律   148篇
中国共产党   150篇
中国政治   228篇
政治理论   94篇
综合类   1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世博感怀     
刘友凡 《楚天主人》2010,(10):50-50
庚寅初夏,上海揭幕世博,海宝牵手世界,五洲宾朋咸集,四海商贾荟萃。水之舞,火之花,美轮美奂,神州无眠,触摸世博,感怀以记。百年世博,肇自英伦。工业革命勃兴,科学技术催生。重大发明,世博首秀。伦敦世博,瓦特开启"蒸汽时代"。巴贝奇"差分机"现身,誉为"电脑之祖"。  相似文献   
902.
903.
本文从四个方面比较了芝加哥学派与后芝加哥学派在反垄断思想上的差异。第一 ,市场机制能否调节市场失灵 ,或者说市场经济是否需要反垄断法的干预 ?第二 ,反垄断法究竟是以促进经济效率为首要目标还是以保护消费者福利为首要目标 ?第三 ,现实中厂商是否存在掠夺性定价 ?第四 ,纵向约束是否妨碍竞争 ,如何妨碍竞争 ?另外 ,文章还提供了反映美国反垄断政策从芝加哥学派向后芝加哥学派转变的一些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904.
国际关系英格兰学派以多元主义与连带主义为概念框架,构建出相对完备的人权话语体系。尽管布尔首次阐述这对范畴时主张多元主义,后来学派内部出现了明显分歧:连带派强调人权的重要性和人道主义干预在特定条件下的必要性;多元派认为为促进人权而干预其他国家内政的做法缺乏足够共识;平衡派则反对在尊重国家主权与保护基本人权之间二者择一。布赞明确区分了以国家为中心的连带主义与世界主义的连带主义,并试图用前者调和人权与主权之间的矛盾。英格兰学派的人权话语构建实现了从法律共识到法律与道德共识并重、从二元对立到相互接近和部分融合的转变,体现出以国际社会与世界社会的关系为中心线索、以秩序与正义的优先次序为评判标准、以经验研究与规范研究的结合为基本路径的特点,但也存在关注点不够均衡和概念过度延展的缺陷。  相似文献   
905.
《党的建设》2010,(11):50-50
墨子姓墨名翟,鲁国人。相传墨翟早年曾接受儒学教育,后来由于反对儒家的繁琐礼仪和政治主张,创立了墨家学派。《墨子》一书是墨翟的弟子们根据其言论记录成的,现存53篇,基本上是研究墨子思想的可靠材料。墨子是注重实干和行动的思想家,"择务而从事"的实行主义是墨子思想的根本观念。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为墨家建立了很多基于这种观念的信条。  相似文献   
906.
一个理论范式的形成需要经过多年的知识积累,目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已经形成了四种范式,这意味着突破旧范式、创立新范式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并且新理论和新学派的发展也日益困难.与此同时,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正在努力"去西方化",寻找中国问题,唤醒中国意识,构建"中国学派"的呼声一直很高.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历史学派"和"问题学派"两种路径,不过,他们都陷入了各自的困惑.与西方相比,中国古典国际思想是相对贫乏的,"历史学派"从中国传统知识中汲取智慧的做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问题学派"的困惑在于如何形成对特定问题的抽象化的理论解释,即对理论假设的推理和证明过程.  相似文献   
907.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向阳 《长江论坛》2006,(3):78-80,86
法兰克福学派在对大众文化的全盘否定中忽视了蕴涵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特质,否定了文化价值的人类有效性。该学派倡导的精英文化流露出与大众文化相类似的单一化倾向,这使得其建构的理论大厦在逻辑上是矛盾的。重视文化现象内在的普适性与差异性,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作出科学理解,对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08.
909.
李渔 《观察与思考》2006,(21):55-55
奥地利学派罗斯巴德(Murray N.Rothbard)曾说:货币太重要了,所以必须交给市场。但著名的经济学学者弗里德曼则说:货币太重要了,所以必须交给央行。从权力的视角看,将货币权力统一收归政府、并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较之留放民间、由豪强据以相互倾轧,前者对普通大众而言恐怕会更好一些。说起米尔顿·弗里德曼,那可是在货币问题上最出类跋萃的一位经济学学者。由于他在货币数量论上的杰出贡献,还  相似文献   
910.
大众文化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心话语,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其批判有不少合理之处,但是也存在不少局限,它片面强调大众文化与社会的对立,忽视大众文化本身特性,从而带来了理论上的偏差。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在当代中国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