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制备兔抗人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多克隆抗体,建立用MMP-11抗体检测月经血的可行方法,探讨其法医学意义。方法将用基因工程制备的人MMP-11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饱和硫酸铵法进行抗体纯化。运用蛋白印迹法检测月经血痕、外周血痕、阴道液斑、精液斑、唾液斑和尿液斑,盲测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高效价的兔抗人MMP-11多克隆抗体检测月经血MMP-11蛋白的阳性率为90.48%(93/105),而外周血痕、精液斑、唾液斑、尿液斑和阴道液斑均未检出MMP-11。结论用自制的抗MMP-11多克隆抗体所建立的蛋白印迹法检测月经血中的MMP-11特异性好,灵敏有效,可用于月经血及外周血的鉴别。  相似文献   
52.
主动脉夹层破裂与非破裂管壁的病理学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和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与主动脉夹层病变的关系。方法对本教研室1999年~2001年尸检14例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破裂组)和8例主动脉夹层因其它疾病死亡(未破裂组)的尸检案例资料,应用W e igert弹性纤维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两组主动脉夹层的动脉壁结构,CD68着色及MMP-9活性进行对比观察,并对免疫组化阳性染色进行图像分析。结果W e igert染色显示,两组管壁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均有较明显的分离、断裂或消失,但破裂组病变程度比未破裂组更重。免疫组化与图像分析结果显示,CD68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在破裂组为0.933±0.750,未破裂组为0.617±0.674;MMP-9活性的平均光密度值在破裂组为0.924±0.541,未破裂组为(0.651±0.988);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和MMP-9活性与主动脉夹层动脉管壁的病变程度及破裂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53.
生活小贴士     
《乡音》2011,(11)
新沙锅防漏法新买回的沙锅有许多沙眼,如果在使用之前先用米汤刷洗一下,再装上米汤在火上煮半小时,沙锅就不会漏了。鸡蛋大头朝下不散黄鸡蛋放得太久,蛋黄容易粘壳或变散。这是因为时间长了蛋白中的黏液素会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慢慢变稀,就无法固定蛋黄了。如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介绍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细胞与基因研究所科研人员用电子束加速器固定胰蛋白酶的情况,这种固定化蛋白酶制剂有很强的蛋白水解活力,可以分解和杀灭病原体并且对病灶的修复有较大促进作用.因此,用该制剂治疗家畜化脓性疾病有显著疗效,不仅减少使用抗生素造成畜产品药物残留问题,而且还能提高病畜的自身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55.
目的考察大麻对正常小鼠脾细胞的免疫损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脾细胞体外培养法,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00~200μg/mL大麻提取物,连续培养。检测小鼠脾细胞的ConA增殖反应、脾细胞凋亡现象和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2活性;观察脾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和脾细胞内caspase-3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大麻染毒组小鼠脾细胞的ConA增殖反应和培养上清中IL-2的活性均显著降低,经Hoechst 33258染色可见大量凋亡的脾细胞;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为DNA梯形谱带;透射电镜观察发现100μg/mL大麻组小鼠脾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程度随接触时间延长而显著;荧光定量法检测显示100μg/mL大麻染毒组脾细胞内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结论大麻提取物能引起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6.
大鼠局灶性脑损伤后calpain1和calpain2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损伤后钙激活中性蛋白酶1和2(calpain1,calpain2)表达规律与损伤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10组,每组5只,其中实验组8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各1组。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程损伤周边区calpain1和calpain2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均有capain1和calpain2表达。伤后15min,损伤周边区calpain1/calpain2阳性染色开始增强,伤后12h达高峰,24h逐渐减弱,5d阳性表达增强达另一高峰,随后逐渐减弱,至15d接近对照组水平。除伤后15d组外,其余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calpain1和calpain2阳性反应物面积百分比及平均光密度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常大鼠脑组织中calpain1和calpain2均有表达,局灶性脑损伤后,损伤周边区calpain1和calpain2的表达随时间呈较典型的双峰变化。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抗血管生成作用及对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表达的效应。方法制备接种肿瘤细胞的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益气养阴方含药血清。观察含药血清对肿瘤细胞诱导CAM血管生成的影响,并与9.0 g/L氯化钠注射液(normal saline,NS)血清组对照。另外,用U14子宫颈癌细胞悬液经肌肉接种小鼠,观察小鼠实体瘤质量、抑瘤率、肺部转移率、肺部转移瘤生长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其组织形态学定量分析方法对VEGF和MMP2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益气养阴方含药血清可抑制肿瘤细胞诱导CAM血管生成,与NS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益气养阴方组肺部转移结节较模型组明显减少,VEGF和MMP2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益气养阴方对肿瘤血管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降低VEGF和MMP2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SIF)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方法 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高、中、低剂量SIF治疗组,采用右侧杏仁核注射β-淀粉样肽(β-amyloid peptide,Aβ)25-35复制AD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SIF,通过检测逃避潜伏期、游泳时间百分比和2 min内穿过平台次数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活性和半胱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3,caspase-3)的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SIF组逃避潜伏期显著降低(P<0.01),游泳时间百分比和穿过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1),高、中剂量SIF组大鼠海马ChAT活性显著升高(P<0.01),各剂量SIF组AD大鼠海马caspase-3活性显著降低(P<0.01)。高、低剂量SIF组逃避潜伏期、2 min内穿过平台次数、ChAT活性和caspase-3活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豆异黄酮通过调节AD大鼠海马ChAT和caspase-3活性,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阳和平喘颗粒对慢性哮喘大鼠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MMP-9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取5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和平喘颗粒低剂量、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哮喘。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哮喘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光镜下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各炎性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P-2,MMP-9水平。结果光镜下发现,阳和平喘颗粒低、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大鼠气道壁黏膜及周围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较模型组减少,气道上皮细胞增生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阳和平喘颗粒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各炎性细胞数量及血清MMP-2和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阳和平喘颗粒低剂量组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各炎性细胞数量以及血清MMP-2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阳和平喘颗粒抑制哮喘气道炎性反应与降低血清MMP-2、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究参地颗粒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MsPGN)的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慢性血清病法复制MsPGN模型。将37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 (n=10)、模型组(n=8)、 贝那普利组 (n=9)和参地颗粒组(n=10)。常规生化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24hUP),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Ⅳ型胶原(collagen-Ⅳ,Col-Ⅳ)、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MMP-9和TIM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参地颗粒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24hUP水平,血清FN、Col-Ⅳ水平,以及肾小球基质相对面积显著降低 (P<0.05); 参地颗粒组血清和肾组织MMP-9水平显著升高 (P<0.05), TIMP-1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MMP-9/TIMP-1比值显著升高 (P<0.05)。 给药4周和8周后,参地颗粒组24hUP均显著低于贝那普利组 (P<0.05),血清和肾组织MMP-9/TIMP-1比值显著高于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 参地颗粒可以降低MsPGN大鼠24hUP,降低肾脏细胞外基质含量,其机制可能与上调体内MMP-9水平、下调TIMP-1水平及升高MMP-9/TIMP-1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