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7篇
  免费   44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05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101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2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市场经济社会,以人情关系为基础的保证关系越显脆弱,客观上要求以权利衡平与分配正义的价值理念重新审视保证制度,积极拓展保证人的各项权利,最终以经济利益为基础建立保证关系。  相似文献   
82.
一、现实困境与追问:不可量物侵害补偿的制度障碍[案例1]A诉B环境卫生管理处公厕臭气污染、通风、采光纠纷一案。原告孟某诉称,被告B在A商品房后面仅1.3米处建造一处公厕,违反国家规定对公厕建筑与居民住宅之间距离不得低于50米的规定,公厕由于紧邻原告的商品房,不仅严重影响原告的通风、采光而且公厕发出的臭气严重影响原告的正常生活,为此,起诉请求排除妨碍。被告B辩称,该公厕是征询住宅小区的大部分业主的意见并取得建设许可证的前提下在原老厕基础上翻建而成,要拆除妨碍就必须拆除公厕,然而拆除公厕对小区的100多户家中没有厕所的业主带来不便,100多户业主不  相似文献   
83.
《时事资料手册》2008,(5):119-120
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诉讼时效制度适用的权利范围进行了规定。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相似文献   
84.
吕芊 《法制与社会》2010,(26):57-57
本文分析了当今中国民事诉讼理论中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制度弊端,通过对比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建议,并提出:应当赋予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当事人地位且应当由本案当事人提出而不是法院追加。  相似文献   
85.
诉讼时效制度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诉讼时效制度长期以来都是民法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新近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民法学界以往争论的不少问题,都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但围绕诉讼时效制度,仍有不少有待探讨的内容。本文拟就诉讼时效制度的功能、诉讼时效制度功能的实践价值以及诉讼时效期间与其他类型期间,尤其是与或有期间之间的关系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86.
【要点提示】修订后的证券法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内幕交易的民事赔偿责任,但尚无相关的司法解释,其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和赔偿数额的确定成为审理该类案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87.
88.
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开始正式实施。本刊一直关注新法在司法中的实践问题,为此我们专门约请了最高法院资深法官就该法适用中可能存在争议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集中论述,具体包括对一般条款中的违法性判断要件问题、连带责任和不真正连带责任在诉讼中认定问题、医疗损害责任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有些属于立法中的模糊地带,有些则是法官在适用法律时可能会把握不准的地方。希望本期特别策划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9.
《物权法》已赋予我国他物权具有物权请求权之效力,但物权请求权的三种类型能否完全准用于地役权,在法学界见仁见智。地役权是合法的增加他人土地之负担的物权,因此,较之其它用益物权更容易受到侵害。于是,对其除予以物权保护之外,还需得到物权请求权之庇护。根据我国地役权的特点,我国地役权之物权请求权应当以妨害除去请求权和妨害防止请求权为一般,返还请求权为特殊。  相似文献   
90.
在民法物权法制度中,物权权利人是所有权人和所有人以外的享有不完全物权的他物权人。当物权权利人行使权利受到妨碍时,就享有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这就是物上请求权,也称物权请求权。一、物上请求权的产生及立法例(一)物上请求权的产生物权是权利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对物进行直接管领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物权作为绝对权和对在权,具有排斥第三人的权能。所谓的物权的保护,就是依法把物权排斥他人干涉的权能具体化,赋予物权权利人各种物权请求权,以此消除权利人对物权的享有和行使所受到可能受到的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