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5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59篇
中国政治   87篇
政治理论   61篇
综合类   19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个性化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是个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良好个性潜能和优势的发掘和发展,提倡教育的个性化和特色化。本文主要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形成的教育教学管理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来建构小学教育中个性化教学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42.
女子高校要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唯一的选择是以特色办学、以特色取胜.为此,女子高校必须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女子高校特色课程体系,应依据社会性别理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人本主义课程论等基本理论,遵循系统性、独特性、开放性等原则.女子高校特色课程体系的基本模型是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外围课程.  相似文献   
43.
目前高等教育体制下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存在着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和手段落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以及刻板的教育管理制度等问题。新形势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大学生实践活动参与等方面入手,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4.
公安院校是培养预备警官的摇篮,在和谐社会语境下如何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培养出快速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公安执法人才已然是和谐社会建设对公安院校提出的必然要求,为此要从高度重视有形文化建设的品位,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以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为基础,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深化警务化管理内涵,完善制度文化建设,塑造个性、培养公安院校大学精神,来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公安院校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45.
实践教学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现场操作、现场监控管理、现场研究指导型人才。这种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规格决定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的地位及作用。我校对“纺织品整理与测试”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6.
围绕网络安全与执法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核心能力,结合6所省属公安院校设置的课程体系模块,分析研究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课程设置有关内容,对专业课程体系所涵盖的专业基础课程、互联网管理类课程、互联网信息监控类课程、互联网侦查类课程、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及鉴定类课程以及专业实训、讲座设计等进行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47.
政策法规     
《时事报告》2013,(10):6-6
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9月2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提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包括教育、宣传等七大机制,并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如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等。  相似文献   
48.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目前存在招生和就业的瓶颈,需要进行专业和课程改革.通过实地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群,分析职业能力和人才供需情况,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9.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关系到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各院校在已有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下不断总结经验,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发展进行改革。结合国内外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现状,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为例,主要探讨文科高职计算机基础的课程体系,文科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以及对改革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50.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在思想认识、组织管理以及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能促使学生转变认识,因而是实现教育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应该在培养目标、师资力量、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构筑全新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