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篇
  免费   26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6篇
法律   685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96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2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刑法修正案(八)》将原重大污染环境事故罪修改为污染环境罪后,司法工作人员对本罪的罪过形式从实然或应然角度展开了争论,有的甚至对本罪的刑法条文进行批判。从污染环境罪的犯罪分类、行为方式、危害结果和法定刑设置等实然层面看,本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司法人员应以此为依据正确办案。  相似文献   
42.
公务员监督过失刑事责任是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公务员违反其监督管理职责致使发生严重危害结果而构成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本书从行政法学与刑法学两个学科背景知识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公务员监督过失刑事责任及其核心问题即公务员监督过失刑事责任的构成条件。  相似文献   
43.
谭淦 《政法论坛》2012,(1):175-183
法释2000[33]号第7条的规定,只有根据监督过失的原理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监督过失学说肇始于日本判例,在我国交通肇事等案件的审理中事实上也被接纳。只有当监督人过失地造成被监督人过失地造成危害时,监督人才成立监督过失。监督义务的来源主要有法律规定的业务上分工产生的、先行行为产生的监督义务及对危险源控制产生的监督义务。我国常见的构成监督过失型的交通肇事罪的情况有:将车出借无证司机驾驶肇事型、聘请不具有合法资格司机驾驶肇事型及同意他人驾驶不合格车辆肇事型。  相似文献   
44.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省、地两次鉴定差异率高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即:医疗过失行为的认定标准存在漏洞,因果关系确认原则不明确,责任程度划分不易操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注意义务完善过失行为认定标准,确立相当因果关系说为原则,细化责任程度划分,从而完善相关鉴定规则,进一步促使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45.
罗翔 《证据科学》2016,(4):485-493
犯罪构成理论与证明责任理论可以互补.三阶层递进式犯罪构成理论可以作为证明贡任分配的合理标准.构成要件该当性具有违法性和有责性的推定机能.控诉方应承担构成要件该当性的提出责任和超出合理怀疑的说服责任,被告方承担构成要件阻却和违法阻却事由的提出责任,且要让人产生合理怀疑.被告方负有提出责任阻却事由的责任及优势证据的说服责任.通过证明责任理论,可以说明主观构成要素的合理性,理清推定故意和过失的本质.同时,本文也对事实错误与禁止错误、修正构成要件与特殊构成要件的证明责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6.
时下,关注健康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单位组织职工定期体检,也有很多人自费定期或不定期去医院体检。然而,我们时常看到这样尴尬的一幕:体检时被告知身体各项指标正常或者基本正常,但没隔多久,却查出患上了重症乃至绝症。  相似文献   
47.
关于数人侵权行为的界定,我国相关法条规定的"共同过失"概念存在现实适用困难以及"共同危险行为"中因果关系不明仅限于加害人不明的情形,导致对机动车事故责任人行为认定的法条适用竞合,进而造成负事故责任机动车各方对第三方责任之方式存在"同案不同判"的情形。  相似文献   
48.
雷金牛 《法制与社会》2012,(25):272-276,285
“过错”与“过失”作为两个基本法律概念,其内涵与外延并非尽然相同,但因受传统思维与习惯用法等影响,我国现行公司法中关于“过失”的规定存在不足,与侵权责任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存在冲突与不协调.因此,借鉴国内外立法规定与学理研究,从过错责任视角对“过错”与“过失”两个法律概念进行正本清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公司法三处“过失”规定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49.
一般侵权责任以过错为归责原则,过错形态分为故意和过失,实践中对于故意的过错,因行为的显现,往往易于把握。而行为人之过错表现为过失时,行为人的主观活动状态,不显于外部,难于判断。本文就过失形态这一侵权责任法中最常见的过错形态之判断发表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0.
在以往的刑法理论对罪过问题仍然停留于抽象的概念界定之下,司法实践中到底如何认定罪过将带来罪过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借助实际案例,文章分析了常识、常理、常情在界分有无罪过和何种罪过中的重要作用.以前述分析为基础,文章论证了运用常识、常理、常情进行罪过认定的合理根据,并对之作了提升,即运用常识、常理、常情进行罪过认定是倡导“常识、常理、常情标准”,而此标准又是“一般人标准”的具体和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