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534篇
中国共产党   87篇
中国政治   94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1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子舒 《党史纵横》2001,(10):30-34
1942年,延安中央研究院特别研究员王实味,因"托派分子、国民党特务、反党集团成员"罪,被开除党籍;翌年4月,康生下令中央社会部将其逮捕;1947年暮春,晋绥行政公署公安总局在山西省兴县蔡家崖将王实味处决.  相似文献   
62.
崇州市乡镇企业局原局长何永福,在年近花甲、即将退休之际,因贪污公款于2000年10月被逮捕,今年4月,崇州市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6个月。  相似文献   
63.
楚璇 《法庭内外》2011,(3):45-48
一个是乐善好施、5年内竭尽所能地资助贫困学子67万元的善良老人,一个是勤奋上进、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后即举办专场音乐会的优秀受助生,两个人持续5年的真情故事,本应留给人们一段旷世佳话。然而,故事的结尾却令所有人惊愕不已——一个为自己献出殷殷爱心的行为而懊悔不迭,一个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  相似文献   
64.
林基路(1916——1943),原名林为梁,广东台山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往日本领导中国留学生运动。1937年回国赴延安参加抗日战争,次年被党派往新疆工作,任新疆学院教务长、库车县县长等职。1942年9月被新疆军阀盛世才逮捕。1943年9月27日在迪化(今乌鲁木齐)被害,时年27岁。  相似文献   
65.
有条件逮捕之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条件逮捕制度试行以来,适用案件数量逐年增加,撤销逮捕案件的比例有所下降,适用程序逐步规范。有条件逮捕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适用范围标准不明确,随意性较大;程序规范不统一,影响执行效果;质量考核不配套,可能规避办案风险。完善有条件逮捕制度要求细化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把有条件逮捕案件质量纳入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66.
逮捕是一种并非由司法机关单方意志决定的策略行为。是否适用逮捕取决于司法机关与犯罪嫌疑人双方的博弈。目前逮捕率过高在于逮捕是博弈中犯罪嫌疑人占优条件下的次优选择。监视居住和人保方式的取保候审并非理性的选择。财保取保候审中最小保证金数额是司法机关发现查获嫌疑人妨害诉讼的概率和犯罪嫌疑人妨害诉讼最大可能收益的一个函数。降低逮捕率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7.
论公民扭送     
公民扭送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其性质理应是独立的强制措施。由于制度自身的模糊性和缺陷性而导致操作性较差。本文认为应借鉴无证逮捕制度对公民扭送进行完善,从而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68.
李凡 《法制与社会》2013,(19):283-284
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犯罪的相关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执行,本文将通过部分案例对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解决途径,为推进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9.
刑事诉讼中拘捕与羁押制度分立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学勇  陶杨 《河北法学》2005,23(4):96-99
羁押中所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顽疾,一直得不到彻底的解决。因此必须从制度层面上寻找出我国羁押制度的内在缺陷。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上未对拘捕与羁押进行区分,而设置了拘捕与羁押一体化的结构。这种结构上具有天生的缺陷,是我国羁押中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0.
《党政论坛》2010,(20):63-63
抗战前,薄一波被国民党逮捕,关在北平草岚子监狱,南京曾拟立即枪毙薄一波等12名重犯。可是,华北国民党当局却没有执行。其中原因之一是这个“大才子”学识渊博,碰到内政外交经济等解决不了的问题,华北国民党当局就要去监狱求教薄一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