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21篇
中国共产党   378篇
中国政治   379篇
政治理论   107篇
综合类   8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41.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旗、中国工农红军军旗的本色,承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波澜壮阔的红色革命政权和革命武装的内核与精髓。大安村,是武夷山市中央苏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中央红军村。这里曾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领袖方志敏率领红十军第二次入闽的会师地,革命家黄道在大安闽北苏区首府主政5年的中心地,黄立贵率领中央红七军团五十八团重返闽北苏区的所在地。  相似文献   
42.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对文本的精确研读,同时还要研读与文本有关的通信及相关资料。其次,在正确理解和领悟其重要论断和结论的同时,要重视其方法的研究,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再者,对经典理论继承与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现实的实践,理论在满足现实实践需求的同时,又在新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43.
积极探索适合干部学习规律,符合干部培训教学要求的教学方式,是切实提高干部培训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环节,也是演练与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的有效途径。分析经典模型体验式教学内涵,以"红与黑的决策智慧"课程教学为例,阐述经典模型体验式教学的过程设计、形式设计,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对经典模型体验式教学的理论进行详细探讨,能够大幅度提升现代干部培训追求的主要效果。  相似文献   
44.
青年,
  中国青年,
  延安吃的小米饭,
  延安穿的麻草鞋,
  为什么你要爱延安?
  青年回答:
  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
  也不怕遇上九妖十八怪,
  怕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饭,
  不能到前方抗战,
  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经典,
  不能变成最革命的青年……  相似文献   
45.
武舜 《前线》2012,(5):56
陶渊明的一篇《归去来兮辞》,倾倒数代文人学士。但是,谁又能够想到,时隔八百多年之后,滹沱河畔出了个王若虚,对中国的历史经典,横挑鼻子竖挑眼,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没有哪个能逃过他的眼睛。忽然有一天,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映入  相似文献   
46.
市井人语     
《侨园》2012,(3):66
《新亮剑》“新”在何处最近在电视上看到一部新剧《新亮剑》.感觉好像是鸡肋,因为那部拍得非常成功的《亮剑》,早已灌输到人们的脑海中,别人我不知道,本人对《亮剑》可谓百看不厌,不仅剧情感染,而且演员的个性鲜明,表演真实.在近些年拍摄的大量电视剧中《亮剑》独树一帜,乃精品之作.可我就不明白了,收视率这么高、非常吸引观众眼球的电视剧,竟有人“胆敢”去“复制”.而且剧情和剧里的人物基本一样,氛围也没有什么出新的地方,没看出到底“新”在何处.看了几集后笔者得出印象,《新亮剑》乃败笔之作.  相似文献   
47.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首先提出“义”的概念。《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里对“义”字有很多的论述,我们今天所谓“义”即源于此。那么,儒家的“义”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48.
前苏联所谓“红色经典”《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等电影在中国流传甚广,其中许多“经典台词”一度成为流行语、口头禅,但从前苏联解秘档案资料和前苏共平反斯大林执政时期冤假错案的文件看,由斯大林幕后“编导”的《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等所谓“红色经典”电影纯属歪曲历史,虚构事实的谎言。  相似文献   
49.
李新 《求索》2012,(3):190-191,134
所谓"情结"是指困扰乃至支配一个人的生存及发展的深层心理原因,它往往以一种无意识的形式决定人生的价值取向和生存目标。"革命情结"也就是以革命为本位的人生取向。"红色经典"文学中"革命情结"的发生主要由传统"复仇文化"雄厚的道德伦理支撑、中国"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大部分作家自身的仇恨经历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初,意识形态建设需要文学对革命历史及新的政治统治进行合法性论证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的。"红色经典"文本中对"革命情结"的过度推崇和张扬,除了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审美的规训等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家顺服了这一规约而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对历史必要的尊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