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88篇
中国共产党   66篇
中国政治   137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5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曾几何时,游客在国内旅游时"谈购色变",旅游购物甚至成为"过街老鼠"。国内旅游购物发展为何步履艰难?旅游购物要素提升为何徘徊不前?瑞士旅游购物能够给我们很多很好的启示。瑞士购物有三宝:钟表、军刀、巧克力。它们分别针对高、中、大众市场,几乎是每个国际游客到瑞士必买的旅游商品。  相似文献   
32.
关于我国惩治黑社会犯罪法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心捷 《政法学刊》2007,24(6):19-26
我国现行反黑刑事法律对于惩治黑社会犯罪起了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现行法律仍存在着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针对目前反黑实际,应制订反黑单行刑事法律。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反黑刑事立法,对于制订大陆地区反黑单行刑事法律,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3.
性犯罪黑数实质上是已经发生但未纳入官方犯罪统计的性犯罪案件。性犯罪黑数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性犯罪被害人方面的原因、社会公众方面的原因、司法机关方面的原因等几个方面。我们应根据性犯罪黑数产生的不同原因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以减少、降低性犯罪黑数,完善官方的性犯罪统计资料,为制定有效的打击性犯罪的对策提供详实的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34.
犯罪黑数,是指事实上犯罪行为已经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予记载到犯罪统计中的犯罪数量。对实际发生的犯罪事实是否能毫无遗漏的予以追究,就需要排除立案不实、群众不举报以及在制度管理、统计遗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切实做好预防工作,要求我们为警方真实立案松绑。同时要建立健全犯罪统计的各项制度、监督机制以及畅通群众的报案渠道和犯罪调查制度。才能有效的消灭犯罪黑数的形成。  相似文献   
35.
关于犯罪黑数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犯罪黑数是指虽已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予记载的犯罪数量。警方立案不实,造成了延误国家对公安事业的投入,妨碍党和政府对整个治安形势的决断,干扰司法公正,阻滞刑事立法效应完美实现的现实危害和潜在后患。要解决犯罪黑数问题,必须更新观念,配套落实刑事立案反应治假举措;强化监督,双向推行刑事报警接警公开、激励机制;深化改革,整体增强公安机关对易漏案件的发现能力;多方调控,不断优化各地警方真实立案的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36.
《安徽统一战线》2001,(2):24-24
科学家发现巧克力中含有一种防治冠心病的化学物质,叫做“普环啶”,水果和蔬菜中都含有这种化学物质。医学界专家认为“普环啶”能够预防冠心病。  相似文献   
37.
<正>《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伟大作家歌德的代表作之一,取材于歌德的爱情经历和一个朋友的自杀。该书出版于1774年,被称为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最丰硕的成果。从这部日记书信体小说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自然浪漫主义的倾向:歌颂"天才",提倡"自由",主张"个性解放",号召"返回自然"。维特短暂的一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  相似文献   
38.
39.
马正伟、梁臣法经多次预谋,共同准备作案工具、“踩点儿”、制定方案,抢劫“黑车”司机,将司机致死后,抛尸逃匿。2007年10月26日,北京市高级法院依法作出终审裁定,驳回马正伟、梁臣法的上诉,维持原审刑事部分判决,核准梁臣法死刑,缓期2年执行,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马正伟死刑。  相似文献   
40.
赵纪萍 《青年论坛》2009,(6):130-132
美国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经历了黑人文化复兴的全过程,而且是一位积极倡导和歌颂黑人文化的先驱。她在小说《他们眼望上苍》的创作中融入了诸多的黑人民俗文化因素以及极富特色的黑人英语,在文化层面上体现了黑人文学的独特审美观点,使作品充满了艺术的灵动之感;而且小说在关注主人公珍妮的自我发展过程中着力渲染黑人文化所引发的民族自信心,并由此指出黑人文化是黑人民众的根,是黑人重获自信、进行自我身份重构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