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53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188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4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71.
作为对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察权的一种监督制约机制,人民监督员制度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但自该制度诞生之初便争议不断,诸多焦点问题亟待厘清。本文首先从该制度实施现状出发,进而通过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横向比较探讨了立法时机问题,并对该制度的正当性基础进行了分析,文中最后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72.
杨辉解 《政法学刊》2007,24(3):68-72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党赋予公安机关的新的重大历史使命。但是,当前农村治安形势不容乐观:重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开始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群体性突发事件还将持续上升;农村封建迷信沉渣泛起,邪教组织屡禁不绝等等。对此,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基石作用,把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打击违法犯罪的尖刀作用,严厉打击涉农犯罪;充分发挥在社会治安防范中的骨干作用,构筑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充分发挥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73.
文章通过分析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一要建立检察监督制约机制;二要充实队伍力量,完善调查机制;三要制定相对确定的经济赔偿标准,实现最大公平;四要赋予刑事和解协议书强制执行力,健全当事人反悔的处理体系。  相似文献   
74.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所构建的一般案件"一裁两审"、特殊案件"一裁终局"的裁审体制是对我国原有制度的重大修改,该法确立的分类处理机制以及对仲裁机构资源的整合必将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如何在受案范围以及程序衔接上理顺劳动监察与裁审体制的关系,也是在理论及制度上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5.
当前市县公安机关纪检监察机构查办内部大要案件,仍面临着荣辱困惑、机构局限、对象特殊、人情干扰、成案偏低、后果敏感等难点问题,很不适应从严治警、反腐倡廉的客观需要;应当从辨证思维强化严肃查案的领导决策、调整充实优化纪检力量构成要素质、突出重点构建查办大案合围机制、突破案情力获定案论处证据体系、用足手段促使办案对象坦白服从、科学应对妥善处置查案后果多重效应等方面,来全面提升新形式下公安监督机构执纪办案标本兼治的最佳职能。  相似文献   
76.
因具体条件的差异 ,世界各国的违宪审查机构、审查方式、审查效力等不尽相同 ,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被认为是宪法实施的监督制度 ,它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有广泛的全民性和民主性。在进一步完善违宪审查制度的基础上 ,应当制定违宪审查细则 ,允许宪法进入诉讼 ,设立主管宪法监督机构 ,倡导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共同关心宪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77.
马建文 《政法学刊》2008,25(4):60-62
正在进行试点的社区矫正制度在设计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憾。目前,从治安效益上、程序运作上、行刑成本上来判断,对非监禁刑的执行仍由公安机关来进行更为有力、有利,更具现实性。  相似文献   
78.
物权登记与法定公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维建  陈巍 《法学论坛》2007,22(1):22-25
公证机关的实质审查无论在能力和"便民"方面较之登记机关更有优势,也是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趋势.我国应在物权立法上引入法定公证制度,基于公证跟随登记的原则,与物权登记制度衔接.  相似文献   
79.
我国刑法时效制度之立法检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清侠 《河北法学》2005,23(7):67-70
时效制度的本质,是对国家向犯罪人行使刑罚请求权和刑罚执行权的限制。其出发点在于为刑事法律所力不能及处于刑罚真空中的犯罪人设置的一种补救性措施,以此实现国家利益与犯罪的合法权益较好的契合,但我国时效制度的立法,仍处在较为低级的初级立法上。通过对时效制度的立法检视可以发现,要实现时效制度的法律价值,必须打破现行立法的虚假时效意志,使其最终回到时效制度的原点上。  相似文献   
80.
当前,做好公安工作,不能仅仅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应更加关注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全感和满意度背后的"小数值"问题。因为"小数值"关系大责任、大民生,关系到警察的良好形象。公安机关的各级领导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营造解决"小数值"问题的氛围,倡导解决"小数值"之风,恪守解决"小数值"之责,做到执行落实到位,督察问责到位,不断提高民警的执行力,建设一支让人民满意的公安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