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72篇
  免费   655篇
  国内免费   155篇
各国政治   1188篇
工人农民   419篇
世界政治   25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59篇
法律   9401篇
中国共产党   16822篇
中国政治   23294篇
政治理论   5098篇
综合类   7583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778篇
  2022年   709篇
  2021年   1283篇
  2020年   1645篇
  2019年   649篇
  2018年   382篇
  2017年   631篇
  2016年   1338篇
  2015年   2619篇
  2014年   6541篇
  2013年   4997篇
  2012年   6016篇
  2011年   5909篇
  2010年   5395篇
  2009年   4831篇
  2008年   5349篇
  2007年   3690篇
  2006年   4295篇
  2005年   3137篇
  2004年   2249篇
  2003年   1847篇
  2002年   2198篇
  2001年   1987篇
  2000年   1504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没有国家干预。这是由我国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我国发展关键时期的国情、市场经济内在本质矛盾和本能决定的。这里说的国家干预,只是适度干预。  相似文献   
92.
调研背景:科教兴国战略在我国的进一步实施,给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作为我国的首部教育法规,历史价值评价一直很高。但是自1981年实施以来的20多年里,我国的高等教育和法制建设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学位依法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学位条例》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应及时予以修改和完善。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部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版本:V2005-6-7。以下简称《学位法草案》)。  相似文献   
93.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去年11月8日开始对英国、德国和西班牙3个欧洲国家进行国事访问,9月5日在北京举行第八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中欧双方在双边的国家层面和多边的欧盟层面的频繁互动,表明中欧正在战略上实现迅速接近。随着中欧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双方对彼此  相似文献   
94.
科技发展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在客观上增加了对地球环境的压力。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热切的期望与国际环境法发展的屡屡受挫,是一种不应有的现状。“国际环境责任”是造成这种状态的桎梏之一。以往国际法中国家责任的惟一性,已经不能适用社会发展的节奏了,国际环境责任多元化已经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5.
现代法治社会“,罪刑法定”已成为共识,然而,对犯罪本质的认识仍是学派纷争的焦点,其中最经典的当属西方刑法学说史上刑法客观主义与刑法主观主义的对立。剖析学派论争及其所持理论的困境,笔者认为,吸收刑法主观主义以及刑法客观主义的合理思想,从国家和公民两个视角来理解犯罪的本质,对于我们更清楚地理解犯罪的涵义和我国现有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完善,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
从自由资本主义向福特主义的资本主义转变这一历史语境出发,葛兰西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思考,都与他对福特主义以及由福特主义所造成的社会变化的思考联系在一起。正是福特主义造成了现代国家的组织、管理与控制特征,并使国家的控制与市民社会的建构联为一体,国家统治的合法性与霸权的获得联为一体。在这一基础上,葛兰西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理论进行了新的探索,将市民社会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构成部分,并指出革命的策略必须从传统的运动战转向阵地战,才能颠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97.
刘嘉  祁春玉 《台声》2006,(4):25-25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新时期国家的发展战略选择,是在借鉴别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展和提炼出来的。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对于保护子孙后代的利益,都是很有意义的。作为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台湾团的代表何大欣,在这次“两会”上,主要将关注点放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内河水路运输的建议上。他指出,据统计,铺设1公里复线铁路需占地30~40亩,修建1公里四车道高速公路需占地近60亩,而水运利用天然河道,可不占地或少占地。据统计,水运与铁路、公路运输的单位能耗比为1:2.5:8.6,水运方式最节能。与公路、铁路运输相比,…  相似文献   
98.
《求知》2006,(4):42-42,44
1.政府调控有力。美国是小政府大社会。从表面上看,美国政府似乎不怎么管科技方面的事情,科技创新的工作似乎都是企业和大学在做,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形成了一套与“三权分立”的政体相适应的科技管理机制。虽然联邦政府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全国科学技术活动的组织、协调与规划,但是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系统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和科技工作的管理。通过有效的调控,联邦政府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着美国的科技创新不断向前。  相似文献   
99.
2004年11月,国家批准合肥市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希望通过试点,探索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路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区域创新发挥示范作用。这是合肥市一个十分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在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上取得成效,对于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得先机、占得主动,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报告主要通过合肥现有优势和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对推进试点市建设提出对策建议,为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0.
对转型国家多冲突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国家多冲突是“民主和平论”总命题下的一个分命题。该命题的核心是指处于社会转型的国家比其他类型的国家更易发生冲突。转型国家多冲突的命题有其合理性。它提出了转型国家多冲突的多层原因并分析了产生冲突的各种因素。本文认为 :转型国家多冲突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因素 :其一 ,转型国家体制的完善落后于国民膨胀的参政意识和经济的发展速度导致的冲突 ;其二 ,大国的指手划脚和强权政治改变了转型社会的节奏导致的冲突。这两种因素是构成转型国家多冲突的根本原因。转型国家可以通过转型节奏、转型层次和转型体制的有效控制来减少内部冲突 ,不能把国家体制的转型寄托于大国 ,否则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